導語:一年多前,“我要辭職賣米粉!,剛開始被人瞧不起,但是人如果沒有夢想,和咸魚又有什么區別呢?”放棄千萬股權的趙剛,“忽悠”著高富帥海歸、途牛網前總監和公關集團的創意總監合伙一起開了家“四有青年”米粉店,其實就是個賣米粉的。
從2016年5月17日試營業到目前為止,1年多的時間,四有青年已經從1家店變成了13家店,營業額也從每天2000多塊,到現在的日銷100000,進軍外賣平臺前五名……
四個年輕人,一點經驗沒有,靠米粉跨界打劫,跨界進入餐飲,靠什么能在一年之內開出13家店,而且要跟伏牛堂一較高低。記者帶著疑問見到了創始人趙剛和他的小伙伴。
一年多前,“我要辭職賣米粉!”放棄千萬股權的趙剛,“忽悠”著高富帥海歸、途牛網前總監和公關集團的創意總監合伙一起開了家“四有青年”米粉店,其實就是個賣米粉的。
做好決定那天夜里,趙剛和四位合伙人鉆進北京最渾厚的一次霧霾,聊完之后,他走在小伙伴的身后,但不知是天氣原因,還是怎么樣,視線突然有點模糊,想到小伙伴放棄了很好的工作,離開妻兒、離開生活多年的地方,如果創業不成,那結果.....
“不知他們能否透過霧霾看見我的愧疚和迷惘。我甚至開始思考人為什么活著,該怎樣活著……諸如此類貌似簡單卻又復雜的哲學問題。”他心里不自覺地在打鼓。
其實,在真正創業之前,他最起碼不用為了錢而發愁,那時候他擁有一家公司價值千萬的股權,在自己曾經擅長的公關傳播領域,曾經呼風喚雨,但是因為整天的應酬,在醫院躺了3個月后,他甚至哭了幾場,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如果沒有了夢想,和咸魚有什么區別呢?公關這個行當讓我每天疲于奔命、整合資源,讓我逐漸喪失了曾經創業的初心,恍然覺得自己除了賺錢,已經離夢想越來越遠了。而更可怕的是:我似乎正在習慣因富足而感受到的安逸,失去了因進步才能感受到的安心。”因為工作原因,病倒之后,暴瘦30斤,看著以前的自己,趙剛自己反思道。
兩個月后,他身體恢復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辭去工作。盡管失去了很多資源和所謂的價值不菲的股權,但是他吐露心聲說,遵循自己的內心,對他來講很重要,所以才有了像電影故事一樣的開頭。
創業初期,沒有人能一帆風順。趙剛不僅自己四處奔波,每個月還只能意思一下好友,“每個月就拿2000塊,我們幾個大男人,房租都湊不上。”合伙人李卓群笑著。
趙剛與合伙人各自分工,找店鋪、做產品,他們幾乎跑遍了北京所有商圈為店鋪選址,更是走遍湖南、江西、廣西、重慶、福建的十幾個城市拜訪廚師、研究產品,帶回各種配方,最后還請國宴大廚司徒遠紹與其共同改良研發數月。在此期間,他們也給自己的餐廳取了一個名字:四有青年。創業前期,重資產投入、產品味道等小問題,險些毀了他們的事業。
由于四有青年三層樓的店鋪、包間式的裝修、員工管理上面的問題,使四有青年還沒營業多久,成本比別人翻了兩番,“輸在了起跑線上”;
部分顧客反應“米粉太辣了”、“油太重,不好吃”;
“后來我們員工有一天忘了在平臺上開店,弄得那天的外賣一單也沒接到”,信息渠道沒打通,無法補救損失;廚師失誤的現象每家店都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