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資訊:商標侵權 WeWork在美起訴優客工場
世界上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之一、美國共享辦公空間提供商WeWork在美國起訴優客工場(UrWork)侵犯商標,后者是一家中國競爭對手,定于本月晚些時候在美國推出服務。
7月進行最新一輪籌資后估值達到大約200億美元的WeWork,正在尋求阻止優客工場在美國使用其公司名稱,或注冊該名稱作為商標。WeWork相關負責人稱該名稱與WeWork“相像得具有欺騙性”,會導致客戶困惑,以為兩家公司是關聯的。
“我們將窮盡所有可用的法律手段來捍衛我們的公司名稱,以避免混淆,”WeWork的一名發言人表示。
“毫無疑問,優客工場的服務模仿了WeWork,”該公司周二在紐約提交的針對優客工場及其美國合作伙伴Serendipity Labs的民事起訴書中表示。
針對這起訴訟,優客工場表示:“這個商標的中心是‘Ur’,而‘Work’是一個常見的英文單詞,被用于很多商業語境。”
號稱估值達到12億美元的優客工場,計劃在美國和歐洲擴張。受到一項政府支持的尋找新市場倡議的鼓勵,中國初創企業興起了向海外進軍的趨勢。
分享經濟
優客工場進軍西方市場
這家中國公司進入了美國競爭對手WeWork的地盤,創始人毛大慶稱,在美國設點是為了滿足中國客戶進軍海外的需求。在紐約聯邦法院提起的法律訴訟,使兩家公司之間的沖突升級,WeWork曾于7月在倫敦提出監管投訴,也聲稱受到商標侵權。
WeWork的訴訟也帶出了一個問題:中國的初創企業,特別是在國內受到保護、不面對外國公司競爭的的科技企業,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模仿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