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你要做的是執行力強一些、聰明一些,你未必需要一些做新事的創新的方法論;但后者是一個自己去構想出來的事情,雖然是有事實基礎的,但這個過程中你的方法論就是要做非常多的創新和嘗試、會有很多試錯的成本,所以這兩個差別還是很大的。
事實上,這兩個派別并不是截然獨立的。
第一,對經驗派來說,每天都有很多人告訴他很多看起來不錯的創業方向,他必須在充分吸收自己或別人經驗的基礎上,做出獨立判斷和思考,而這多少用到了邏輯派的技能;對邏輯派來說,太陽底下沒有任何事是完全創新的,在進行邏輯推導的過程中,總有一些過往的經驗可以進行參考。
第二,哪怕一開始是作為經驗派去選擇了創業方向,在創業的過程中,也往往會碰到需要用邏輯派的思路解決的問題——例如以團購起家的美團,也不是永遠耗在這一個業務鏈上,而是通過做團購打下的基礎,又做了外賣、做了其他的業務。
第三,經驗借鑒不見得都是有效的,一個經驗在其他地方有效,在另一個組織里面可能就不見得有效。
綜上,尋找創業方向有兩種路徑,通過這兩種路徑尋找到的創業方向,所需要的團隊能力和方法論并不完全相同。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兩種路徑并不是完全互相獨立運用的,要學會進行有機結合。更重要的,尋找創業方向并不是一件一勞永逸或者一蹴而就的事情,第一個切入點很重要,但如果切入點沒有預期那樣大的機會也不必過于失落,一個成功的企業必然要時常以現有資源和業務為依托,進行再次創新創新,方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