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市盤中,美元兌日元高位小幅回落,最新交投于113.50附近。隔夜美元兌所有主要貨幣下跌,唯獨兌日元例外。而縱觀過去將近一個月的匯市表現,日元毫無疑問是表現最為疲弱的非美貨幣之一。那么,在美元走勢遲遲不見起色的背景下,日元緣何反而要比其更位疲軟?美元兌日元的后市走向又將如何呢?
事實上,在日元此輪最新的跌勢發生前,其一度還曾是全球表現最堅挺的貨幣。在3月10日至4月11日這一時間段里,日元兌美元的匯率一度上升4.7%。在全球各主要貨幣中,英鎊處于僅次于日元的第二位置,其匯率漲幅也達到2.7%。而在新興貨幣市場中,日元兌墨西哥比索的匯率也上升4.4%。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自4月11日以來,日元卻成為了全球外匯市場中表現最為疲弱的貨幣。其中日元兌美元匯率下跌3.6%。然后是加拿大元,其兌美元的匯率下跌3.3%。在新興貨幣市場中,智利比索表現最差,但其兌美元的匯率也僅下跌2.7%,表現要好于日元。
日元走勢的逆轉,似乎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尋找原因。對此,BK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Kathy Lien便總結出了一下三點。
首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來自美日利率,繼上周五大幅下滑之后其有所反彈。美元/日元走勢受利差推動,其不像歐元/美元和英鎊/美元那樣利差利多歐元和英鎊,日本收益率持平,美國收益率增加,令美元/日元受到提振。
而過去近一個月的利差表現也幾乎同樣如此。在4月18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16%的水平,美國10年期國債與日本10年期國債相比,溢價差距下跌至2.16%左右。在此前一天,美元兌日元匯率剛剛觸底,達到1美元兌換108日元。而目前,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上升至2.42%水平附近,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較日本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出現2個月以來的最高溢價漲幅,至2.37%。
此外,Kathy Lien指出,技術上美元兌日元在113處存在重大支撐,因匯價上方潛伏著買家。眼下,交易員正關注匯價是否會跌破113關口或更具體地說是否會跌至100日均線112.95。
最后,Kathy Lien還表示,正如美聯儲基金期貨所示,市場仍預計美聯儲將加息,鑒于這一原因,投資者可能會不愿賣出美元。市場目前普遍存在的想法是,美聯儲將會在今年6月份再次加息(根據彭博社的預測,加息可能性為92%,而根據CME的預測,加息可能性為73%)。
當然,除了Kathy Lien提到的以上三點外,有業內人士指出,市場風險偏好情緒的回暖也是當前導致避險貨幣日元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上周法國大選塵埃落定之后,目前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大陸的政治風險已基本化解,此外美股近來持續表現強勢,恐慌指數等波動率指標接連下滑,也令市場冒險意愿高漲。
布朗兄弟哈里曼(BBH)的全球貨幣策略主管Chandler表示:“目前美元兌日元上行存在很多阻力,依舊存在很大距離,我傾向于逢低買入美元。”但其他策略師并不確定四年的漲勢是否能持續。自2012年來,美國和日本的貨幣政策分化已經令美元在某一時刻上漲63%。
對于日元的后市前景,彭博社技術策略師認為,美元兌日元短線的關鍵壓力位將是115整數關口,此前美元今年已經3次測試該水平,但難以維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