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濟數據普遍好于預期,各國通脹持續上升。新年以來歐美經濟繼續溫和增長,2月份公布經濟數據普遍好于預期。美國方面,主要表現在近期美國制造業數據表現強勢,房地產指標仍在保持擴張。雖然就業和消費指標在高位略有波動,但是如果特朗普政府的財政和基建政策發力,今年美國經濟增長很可能將有所加速。歐元區方面,近期無論是經濟增長數據、制造業數據以及消費數據都符合或好于預期,顯示歐元區經濟在QE政策的加持下,并未受到英國脫歐的顯著影響。在歐、美經濟保持溫和擴張的同時,部分發達國家的通脹水平也在明顯上升,美國、英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的CPI同比都回升至2%上方,創幾年來的較高水平。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整體表現平穩,歐美股市、金屬商品和貴金屬價格均出現明顯上漲,而美元指數、國際原油價格、人民幣匯率以及美國國債收益率均轉向震蕩,整體漲跌幅度并不大。前兩個月,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主要在2.31%~2.55%間波動,美元指數主要在99.5~103.2間波動,人民幣匯率主要在6.84至6.96間波動,國際金價則在每盎司1150美元至1257美元間運行。
目前看,國際外匯市場易于受到政策層面的影響。就外匯市場中最關鍵的美元指數而言,在2月初美聯儲開完今年首次議息會議后,美元指數重新獲得支撐,轉向反彈。從走勢上看,美聯儲的議息會議似乎更容易對美元走勢形成階段性的影響,最近三次美聯儲議息會議后美元指數都形成了階段性的拐點。因此,如果針對美元的中期走勢,我們建議重視美聯儲議息會議對美元走勢的趨勢性影響,而特朗普在政策和言論上的不確定性更容易加大短期美元指數的波動。
今年兩會期間,央行行長周小川在發布會上指出,“相信今年的人民幣匯率應該比較穩定”。這應該是現階段央行高層對今年人民幣匯率釋放出的最明確的政策信號。周小川對有關匯率問題的回答勾勒出了央行今年對人民幣匯率工作的基本思路。在市場層面上,央行將延續中間價的市場化改革,繼續允許人民幣匯率跟隨以美元為主的一攬子貨幣的變化而波動。在政策層面上,外匯需求管理的針對性大幅增強,重點轉向“限制對外投資”。央行現在還沒有想通過利率政策來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傾向,而是更希望通過調整外匯需求,擴大外匯來源供給來作為應對資本外流以及引導人民幣的供需關系重新趨向平衡的主要手段。
因此,我們繼續維持年初的判斷,在人民幣匯率市場的供需重新趨向平衡的過程中,雖然今年人民幣匯率在中期仍有貶值的壓力,但是貶值的預期幅度有望比2016年有所減弱。預計在較強資本管制的限制下,2017年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幅度有望回到3%的區間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