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有下行壓力,但韌性猶存,結構上有分化。
首先,前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2%,比前7月份減少0.9個百分點。9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0.8%,不及預期。
其次,9月份非制造業PMI為54.9%,環比上升0.7個百分點,高于年均值0.2個百分點,表明非制造業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體現出制造業和非制造業的分化。
第三,前8月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0.7%,其中短視頻、移動支付和生活服務等創新不斷,體現出非常好的發展勢頭。
? 央行超預期降準,改革繼續推動,積極的政策信號頻繁釋放。
一方面,央行發布公告,自15日起降準1個百分點,除償還MLF到期額外,仍將釋放約7500億元增量資金,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促進提高經濟創新活力和韌性。
另一方面,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和相關部門近期多次表態,體現出政府對改革的積極態度。包括降低部分商品進口關稅、更大力度簡政、減稅和減費、推進改革開放及推動外商投資重大項目盡快落地等等。
多項政策的提出,短期內有助于投資者信心的提升。如能真正落實,也能對經濟的下行壓力形成一定的對沖。
? 增量資金可期,對優質公司股價形成有利支撐。
首先,近期MSCI宣布將MSCI中國A股大盤股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20%;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滬倫通進程也在加速。
A股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大,將有助于引入海外資金活水,對優質公司股價形成利好。
其次,近期公布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放開公募理財產品不能投資于股票相關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
第三,私募平均倉位處于近3年的最低水平,有較大的加倉空間。
講配置
綜上所述,展望10月中美摩擦和美元漸進加息仍在繼續,對投資者預期造成沖擊。但國內改革仍在推動,積極的政策信號頻繁釋放,增量資金可期,這會有利于預期的修復。
我們對10月份的A股市場不悲觀。市場將在錯綜復雜的背景下砥礪前行。
配置上,以下行業或板塊值得重點關注:
? 品牌消費品龍頭。
品牌消費品是為數不多的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的重要方向,其核心在于業績成長的持續性和抗干擾性,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較小。許多優質公司經過前期的調整,已具備較合理的價格。
? 保險和銀行龍頭。
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保險和銀行的龍頭公司體現出經營的韌性和強者恒強的特征。較低的估值也提供了較強的安全邊際。
? 油氣產業鏈。
上市公司將陸續披露三季報業績,受益于油價上漲,油氣企業利潤或大幅提升,建議關注產業鏈的投資機會。(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