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全面收購全食超市后令其大幅降價促銷,為全食超市帶來了巨大的廣告效應,全食超市全美客戶量大漲25%。
根據Foursquare Labs 數據顯示,在亞馬遜剛收購全食超市的頭兩天內全國客流量較上周相同時段客流量激增25%;單芝加哥地區的客流量增長更是達到驚人的35%。客流量增長這個樂觀跡象表明亞馬遜可以在實體產業中取得成功。
亞馬遜今日股價上漲1.25%,報977.95美元。
亞馬遜上個月以137億美元收購了全食超市,這一舉動引起超市行業的動蕩,使得雜貨業競爭對手的股票下跌。
就在收購完成當天,亞馬遜就宣布全食超市大幅降價,下調逾100種商品價格,最高折扣高達43%。當日沃爾瑪等多家雜貨巨頭股價應聲下跌,Kroger、Costco、Sprouts Farmers均跌至日低。雜貨類債券也受到了這波減價風波的沖擊導致價格下滑。其中Fresh Market 2023年到期債券今日創歷史新低至76.75美分。
市場分析師Jennifer Bartashus表示,在媒體競相報道全食超市降價的最初幾天,許多消費者是出于好奇心前往全食超市。現在的關鍵就在于這些消費者們是否會選擇成為該超市今后的長期客戶。畢竟一時的低價格可以吸引消費者短暫消費,但是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觀則需要很長時間。
收購全食超市給予了亞馬遜一個巨大的機會,即幫助亞馬遜建立一個新的分銷網絡,讓其可以為顧客在線提供更多的食品。但這同時也是個巨大的挑戰,因為儲存運輸新鮮食物十分困難并且成本高昂,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困擾亞馬遜數十年了。
雖然亞馬遜成功收購了全食超市,但其在由沃爾瑪、Kroger和Albertsons主導的8000億美元雜貨業市場中只是一個小玩家,只占領該市場不到2%的份額。
而且由于有機產品失去了一開始的新鮮感與獨特性,外加Kroger和沃爾瑪積極擴大其有機產品并且售價更低,這導致大眾普遍認為全食超市定價偏高。所以主打有機食品的全食超市在與亞馬遜合并的前幾年已經備受打壓。
此外,為了保持與亞馬遜等電子商務巨頭的競爭力,越來越多的零售商被迫降價。在亞馬遜下調全食超市暢銷品價格后,上周五美國連鎖超市Target就宣布將下調上千件商品的價格。
所以在和傳統雜貨業競爭對手的道路上,亞馬遜還仍需努力。Gordon Haskett研究顧問公司上個月對美國新澤西州的全食超市進行了定價分析,數據表明其檢驗的約115件商品的平均價格在收購事件后才總體下降了1.9%。Telsey 咨詢集團就紐約市的全食超市進行分析表明,盡管全食超市已經降價,但是其平均價格還是高于沃爾瑪和Kroger。
Bain & Co的雜貨市場分析專家Mikey Vu表示,如果亞馬遜愿意暫時只求在全食超市收支平衡而不求盈利,即將全食超市的高端商品全都都按成本價出售。那么全食超市的平均價格可以下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