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球原油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雖然發展新能源的呼聲很高,但其所占比例依然很小,現階段全球能源格局依然是油、氣、煤之間的博弈。”20日,中海油首席經濟師佘建躍在建信期貨于上海舉辦的原油期貨推介會上表示,區域間原油價差的波動與區域間基本面的強弱會相互作用。
據佘建躍介紹,世界原油供需版圖可以分為東、西兩個半球,中間以蘇伊士運河為界,東半球最重要的是原油期貨是Oman原油,西半球則是WTI與Brent原油。通常情況下,東、西半球的供需基本各自平衡,局部與短時間的供需關系變化則會使上述三個原油期貨品種之間的價差出現波動,而價差的走勢又會反作用于供需關系,使得區域性供需矛盾得到解決。
佘建躍表示,Brent與Oman原油之間的價差可以通過現貨來傳遞。這是因為根據Brent期貨價格可以直接推算Dubai現貨價格,而Dubai現貨加上對應的升貼水便是Oman期貨的價格。具體來說,特定月份的Brent期貨價格加上EFS價差可以推算出遠月Dubai現貨的價格,而遠月Dubai價格再加上相應的月間差價,就得到了Dubai特定月份的現貨價格,Dubai現貨價格加上升貼水便是Oman期貨價格。從上述的傳導關系中可以發現,Brent與Oman之間價差的變化主要源于EFS價差的波動,而EFS價差有專門的市場可以進行交易,EFS價差的波動反映了東、西半球原油基本面的強弱變化。
EFS價差擴大表示西半球的基本面強于東半球,而EFS縮小則表示東半球的基本面強于西半球。EFS價差的波動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交易機會,投資者可以根據基本面判斷做多或做空EFS價差。同時,交易也會使基本面得到修復,最終東、西半球供需關系回歸正常。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除了東、西半球之間的價差套利外,西半球也還存在WTI與Brent之間的價差套利,反映了歐洲與北美市場基本面的變化。佘建躍介紹說,因為油的品種與歷史原因,早期WTI價格高于Brent價格。隨著美國頁巖油產量的提高,二者之間的價差走勢出現逆轉,現在Brent價格長期高于WTI價格。因此,在進行跨區套利的時候,應時刻關注基本面的變化,否則將面臨巨大的風險。例如在頁巖油產量釋放初期,WTI與Brent價差快速下跌,很多投資者選擇做多價差,但因為基本面的改變,最終WTI與Brent價差下跌到-20美元/桶左右。
我國處在東半球,國內即將上市的原油期貨距離最近的錨定對象是Oman原油,并且每年我國有相當一部分的原油進口來自中東地區。佘建躍表示,國內原油期貨價格應該是Oman原油價格加上其到我國交割倉庫的運費以及相應的升貼水。國內原油期貨與Oman原油之間的價差波動,會像一個砸在地上的乒乓球,其下方是有支撐的,因為不僅我國每年需要從中東進口大量的原油,周邊的日本、韓國也需要從中東地區進口。只要國內原油期貨與Oman原油間的價差處于合理范圍,就會有投資機構買入國內原油期貨等待交割。
佘建躍認為,對于原油價格的分析,除了用現在的價格去解釋過去的供需關系外,更應該從現在的價格推導出供需關系可能發生的變化,進而判斷供需關系變化將引發價格如何波動。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