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興登堡兇兆”,是股市技術分析上用做預測走勢轉弱或暴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由一位美國盲人分析師米耶卡發(fā)明,并以人類航空史上一場慘烈的空難——興登堡飛艇墜毀事件命名。
興登堡兇兆主要追蹤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由多項標準組成,其中一項重要判定標準是創(chuàng)52周新高或新低的股票數目。
雖然近期圍繞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但美股周三(8月16日)依舊上漲。然而,總體來看,觸及52周低點的股票數量遠超過觸及52周高點的股票數。
日晷資本研究總裁Jason Goepfert近日指出,這種分化分離現象自2015年7月份以來從未出現過,且在過去6個交易日中,標普500指數有5次出現過這種跡象。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意味著市場上的某個指數或交易正迎來退耦現象。自2007年以來,標普500指數還從未遇到過5次這樣密集的跡象,”Goepfert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如此密集的信號往往意味著股市回報率將走低。舉例來說,市場上一次出現類似的情況是在2007年11月,在隨后的一周內,股市下跌了1.6%,兩周后又下跌了2.3%,且一年之后,標普500指數暴跌近40%。
需要強調的是,這些警告并不是要投資者立即退出股市,因為它們有時會發(fā)出虛假警報,就像2015年5月發(fā)生的情況一樣。不過Goepfert認為,鑒于這些跡象頻繁出現,投資者有理由為股市未來可能走弱做好準備。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