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今年來美聯儲加息2次,但上周美元接連重挫,一度收于近十個月低位,此外,非美資產則普遍大幅走強,目前美元指數在95.10附近運行,今日小編在此為大家解析下,為何上周美元遭受重擊。
“通俄門”事件風波再起
上上周出爐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好于預期,支持美元在上上周初曾小幅上漲,之后特朗普長子電郵顯示,俄羅斯在去年美國大選前支持其父競選,讓市場擔憂財政刺激計劃恐難推進,美元大幅承壓下挫。
根據特朗普長子上周二(7月11日)公開的電郵鏈,他被告知一位俄羅斯檢察官將向他父親的選舉團隊提供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的黑材料,作為俄羅斯政府提供支持的一部份。這一消息公布后,令原本就深陷“通俄門”事件的特朗普更加雪上加霜。
Commonwealth FX首席市場分析師Omer Esiner隨后稱,“至少,這類消息令人擔心華盛頓政府運作將會受阻,政府恐無法推進任何重大議案立法,尤其是與財政刺激舉措相關的立法?!?/span>
美聯儲主席耶倫證詞意外偏鴿
上周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向國會提交的半年度證詞中也表達了謹慎的態度。耶倫的態度比市場預期的更為鴿派,耶倫表示,通脹對經濟狀況的反應是重要的不確定性,近期通脹有所下滑,美聯儲將密切關注。
美聯儲主席耶倫上周三(7月12日)表示,美國經濟穩健程度足可以讓美聯儲加息并開始縮減龐大的資產負債表,但通脹相對較低和中性利率偏低可能給了美聯儲放緩這一進程的余地。
耶倫還指出,考慮到當前的預估,聯邦基金利率“可能不必進一步升得太多”,就能達到既不鼓勵也不妨礙經濟活動的中性水平。
Amundi Pioneer投資組合經理Paresh Upadhyaya稱,耶倫強調了通脹不確定性,而此時正值美聯儲鴿派人物愈發開始質疑:可能是否需要暫停收緊政策直到通脹更靠近目標。這一講話非常鴿派,她暗示美聯儲可能接近結束收緊過程,這實際上是第一次聽她這么說。
美國CPI和零售銷售數據均表現慘淡
上周市場重點關注美國CPI和零售銷售兩大重磅數據表現疲弱,令人質疑美國經濟增長強度以及美聯儲能否在今年再次升息。給了美元最后沉重的一擊。
上周五(7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未季調CPI年率實際錄得1.60%,較預期值和前值分別低了0.1和0.2個百分點;美國6月未季調核心CPI年率實際錄得1.70%,持平預期和前值。
美國6月零售銷售月率與核心零售銷售月率均下滑0.2%,雖然兩大指標前值均為下滑0.3%,但相比預期值上升的局面,表現還是遠不盡如人意。
數據公布后令市場對于美聯儲可能放慢緊縮進程的憂慮進一步加重。
歐洲央行可能將結束購債 提振歐元走強
歐元兌美元升至近兩個月高位,主要因美元的走弱以及歐洲央行可能將結束購債的提振,市場目前關注7月20日歐洲央行將公布的最新利率決議。
華爾街日報上周四(7月13日)報導,歐洲央行(ECB)可能會在9月暗示,將于明年逐步結束購債計劃。該報導提振了德債收益率。歐元兌美元周三曾觸及14個月高位1.1489,因市場認為歐洲央行將及早開始調轉超寬松貨幣政策的方向。
瑞穗銀行外匯策略師Sireen Harajli稱,有一些有關歐洲央行將開始暗示減少刺激政策和結束量化寬松的臆測,這對歐元構成支撐。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下月將在杰克遜霍爾的央行會議上講話。
加拿大央行七年來首次升息,加元狂飆至十四個月高位
加拿大央行上周三實施近七年來首次升息,以及當天油價上漲和美元的走弱,美元兌加元觸及2016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1.2644。
加拿大央行上周三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0.75%,符合市場預期,也接近美聯儲1.00%-1.25%的聯邦基金基準利率。
加拿大央行決策者上月轉向鷹派立場、稱2015年的降息舉措已達到效果,自此之后加息預期就日益升溫,此外,近期出爐的就業等數據表現強勁。
IG Securities駐東京資深外匯分析師Junichi Ishikawa表示,隨著看來信心滿滿的加拿大央行加息,加上包括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在內的數家央行準備轉變貨幣政策,美元漲勢受到挑戰。
風險偏好改善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澳元升至十三個月高位
澳元兌美元升破0.78關口,上周收于近十三個月高位0.7834,受助于更廣泛的投資者風險偏好改善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特別是鐵礦石價格。
澳新銀行(ANZ)外匯分析師指出,6月澳元升逾300點,很大程度上是受美元走軟的驅動。但經過4月和5月份的大幅下滑之后,澳大利亞的主要大宗商品價格也出現了部分反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