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過去一個月拱手讓出了領漲股市的寶座,但這個增長迅速的板塊可望很快再續(xù)出色表現(xiàn),重返榜首。
科技行業(yè)即將公布財報,該行業(yè)公司獲利料連續(xù)第11個季度領先于標普500指數整體表現(xiàn),這可能吸引一些投資者回頭,他們一直擔心此類股票估值過高,買進這些大公司的投資者可能過多。
該板塊自6月第一周以來大跌4%,同期標普金融股指數漲逾5%,健保股指數上揚3%。這不禁令人揣測,投資者可能針對科技股了結獲利,轉投這些類股。
“科技股走勢暫歇,但會再次火起來,我覺得下半年科技股會再次受歡迎,”Cozad Asset Management的投資經理J. Bryant Evans稱。
2017年前五個月,科技股是股市的熱門話題,走勢遙遙領先于標普500指數其他10大類股,并推動Nasdaq指數錄得2009年以來的最強上半年表現(xiàn)。
“我覺得(科技股最近的下跌)是源于獲利了結,而不是因基本面因素發(fā)生變化而導致,”Prudential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Advisers的常務董事John Praveen稱。“基本面對該板塊仍然利好。”
科技股周五以1.3%的漲幅結束了起伏的一周,表現(xiàn)超過了其他所有板塊,以及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上漲0.6%。
據湯森路透I/B/E/S,分析師估計科技股第二季獲利上揚11.2%,其中主要來自半導體企業(yè)。如此漲幅超過對標普500指數整體預估的增長7.9%,并遠高于對能源板塊以外所有板塊的預估值。能源股一年前表現(xiàn)低迷,可能導致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有所夸大。

“科技板塊增長的預估值最高,僅存在溫和的不確定性,”摩根士丹利股票分析師團隊在研報中稱。鑒于科技股占比龐大--達到標普500指數22%的市值,該板塊的成長對于美國企業(yè)獲利增長至關重要。
對于第二季而言,科技股獲利增長料占標普500指數整體獲利增長的28%,如果不計能源企業(yè),那么比重將接近一半。“對于仍然有些成長痛的經濟,持續(xù)增長是個買點,”Chase Investment Counsel總裁Peter Tuz稱。
據湯森路透I/B/E/S,科技股第二季營收料增長7.2%,快于標普500企業(yè)整體的增長4.6%。
Fort Pitt Capital Group資深股票研究分析師Kim Forrest稱,在周期中的當前階段,營收錄得增長,比只是凈利增長更為重要。
該板塊估值可能也不偏高。科技股以未來12個月獲利預估計的市盈率(本益比)為18.1倍,略高于整體市場的17.8倍。
與科技泡沫破裂后的過去15年里,科技股的市盈率溢價來相比,這種差異可能顯得更小。這段時間內,科技股平均市盈率為17.2倍,標普500指數則為14.7倍。
另一個有利于科技股的因素是美元指數,今年下跌了6.1%。標普500指數科技企業(yè)有60%的營收來自海外,指數全體成分股的這項比例為40%。美元上漲會使得海外營收在財報中換算成美元時的價值下降。盡管有這些利好因素,但其他板塊也有可能超過科技股。
醫(yī)療股今年以來的表現(xiàn)基本上并駕齊驅,醫(yī)保議案通過國會的話,可能會吸引那些一直對該行業(yè)政治不確定性心存擔憂的投資者。
經濟和通脹加速可能有利于工業(yè)、能源和金融等板塊。這些板塊通常在這種時期表現(xiàn)較好。7月14日起將能開始陸續(xù)看到線索,屆時一大批銀行將發(fā)布財報,拉開財報季大戲的帷幕。
科技股方面,微軟(Microsoft) 和國際商業(yè)機器(IBM)公司的財報將在接下來一周登場,而Alphabet、Facebook和英特爾(Intel)等等也將在7月稍晚公布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