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6月11日剛一開盤,納斯達克指數就延續了前一個交易日的疲弱態勢,開盤時報6153.56點,短短20分鐘后一路下行至6114.28點,跌幅達到1.51%。之后,納指跌幅有所縮窄,至收盤時報6175.46點,收跌0.52%。
近2個交易日,納指累計下挫2.3%,創下2016年9月以來最大連續2日跌幅。
納斯達克指數的漲跌,幾乎可以和美國上市科技股的表現劃上等號。2017年以來,許多科技股紛紛走強,而納斯達克指數也屢創新高,迄今為止,已經累計收獲了13.79%的漲幅。
不過,當地時間6月9日,科技股卻集體遭遇了突如其來的重挫。納斯達克指數當日下跌1.80%,收報6207.92點。包括FACEBOOK(FB.O)、蘋果公司(AAPL.O)、亞馬遜(AMZN.O)、奈飛公司(NFLX.O)、微軟(MSFT.O)、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O)等在內的多只明星股票股價暴跌超過3%。
這幾家公司,被研究機構以首字母簡稱串聯成“FANG”或“FAAMG”,這幾只重磅股市值巨大,僅“FAAMG”這5家公司就占據了42%的納指市值,自然尤其受到市場關注。而以6月11日的表現來看,這些股票的漲勢在戛然而止之后,并未回到原先的軌跡,而是繼續下探。
FACEBOOK開盤時跌0.96%,收跌0.78%,報148.44美元;蘋果公司開盤時跌2.17%,收跌2.39%,報145.42美元;亞馬遜開盤時跌1.16%,收跌1.37%,報964.91美元;奈飛公司開盤時跌1.73%,收跌4.17%,報151.44美元;微軟開盤時跌1.52%,收跌0.77%,報69.78美元;ALPHABET的A類股開盤時跌1.18%,收跌0.86%,報961.81美元。
短短兩個交易日,全球市值第一大公司蘋果已經跌掉了570億美元市值。
大部分觀點認為,這些巨頭的股價大跌,只是因為投資者獲利回吐,并不代表基本面轉差。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總監王昕杰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初步來看大跌是因為漲多回吐,是估值偏高后的修正。
他說:“從去年7月以來,納斯達克100指數,主要是非金融的大型科技股,漲幅達40%,目前只回調5%,沒必要但是市場是否反轉,反而在下跌后可以尋求估值合理的投資機會。”
瑞銀財富分析師Hartmut Issel也在接受外媒采訪時坦言,并不認為這些股票下跌是因為基本面轉勢。
“要知道,他們之前股價表現得很好。一些科技股漲了很多,獲利離場也不是什么壞事。我們仍然看多美國科技板塊。不過,既然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有起碼兩位數的收益,超買肯定也是存在的。所以獲利離場是很多人選擇去做的一件事。我并不認為這意味著投資者下調了收益預期。” Hartmut Issel這樣說道。
不過,這個觀點顯然并不代表所有人。
在一片依然堅定看多蘋果公司的聲浪中,記者注意到,已經有機構悄然下調了對蘋果公司的股價預期。
當地時間6月11日,瑞穗證券把對蘋果的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并將該股12個月目標價下調至150美元,這幾乎就意味著,該行認為蘋果的股價在未來一年里都不會有什么上漲空間了。
有市場意見指出,蘋果公司的技術利空消息是造成蘋果股價大跌的導火索。據彭博社此前的報道,新款iPhone所用的調制解調器的芯片,下載速度要比一些競爭對手的產品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