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國股市繼續觸及歷史新高,對沖基金為避免美股大幅下挫出現“黑天鵝”狀況,所需付出的對沖成本降到自金融危機前以來的最低水平。大多數投資者認為波動性將保持在低位,但對少數對沖基金而言采取相反的交易方式是誘人的,因為收益將是其成本的許多倍。
市場近幾個月的低波動性大幅降低了期權費用,如果標準普爾500指數在下個月下跌7%,那么對沖基金將贏得25倍的回報。
Argentiere資本首席投資官,前摩根大通股票自營交易主管,Deepak Gulati表示:“建立對沖股市下跌頭寸的成本處于歷史最低點,然而股票市場卻處于歷史高位。”
Deepak Gulati進一步指出,“期權市場的歷史低波動性,正在提供建立長期波動性頭寸的機會,這是完全不對等的收益。”
在股市繼續上漲的時候,大多數投資者認為波動性將保持在低位,但對少數對沖基金而言采取相反的交易方式是誘人的,因為收益將是其成本的許多倍。
根據彭博資料,在標的為標準普爾500指數,使用所謂的一個月97%-93%的期權,這要求該指數在一個月下跌3%-7%才能盈利。目前每個合約允許的最大利潤為4美元,成本僅為0.16美元,這也意味著回報達到25倍。
市場波動性預期,是構成期權成本的最重要部分,而這一預期今年已經創下新低。本月早些時候VIX指數收于1993年以來最低水平。VIX指數,衡量標準普爾500指數期權的隱含波動率,VIX指數每日計算,代表市場對未來30天的市場波動率的預期。
金融時報上個月曾報道,一家管理規模達到200億美元的倫敦投資公司Ruffer一直在購買與VIX指數相關的大量合約,價格為50美分,作為其投資組合中對沖策略的一部分。該公司也由此獲得了“50美分”的稱號。
與此同時,低波動性也允許投資者利用期權押注股市上漲。在標的為標準普爾500指數,使用所謂的三個月105%-110%的期權,這要求該指數在三個月上漲5%-10%才能盈利,收益達到成本的38.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