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最新報道,為迎接美聯儲六個月內第三次升息,這些央行正加緊外匯儲備的重新積累。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最緊張的莫過于新興市場央行,不過如今他們已經不一樣了。
2013年亞洲就遭受重創,當時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暗示將終止量化寬松(QE)政策,觸發了“減碼恐慌”。
報告指出,以中國央行為例,中國去年創下2000年來最大減持美國國債金額后,又恢復了購買美債。
這個持有全球最大外匯儲備的國家5月份外匯儲備增加240.3億美元,余額報3.054萬億美元,增幅為2014年4月來最大,人民幣升值與資本外流緩解對儲備增加起到助推作用。
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的外匯儲備也出現明顯增長。在外資大量流入股市的提升下,印度的外匯儲備創新高。
“亞洲正加強防衛能力,”匯豐駐香港亞洲經濟研究聯合主管Frederic Neumann說。
其還指出,“要是美聯儲比預期更加堅定的收緊政策,這些多增的儲備將增強亞洲地區的央行應對未來數月任何潛在波動的能力?!?/p>
美聯儲升息會在整個亞洲引發震蕩,因為美國收益率上漲將吸引資本流入,引發金融市場動蕩、推升亞洲的融資成本。
東南亞往往尤其脆弱,因為當地借的美元計價債務是以本幣還本付息的。不過這一次,市場反應較為平靜,美元未能繼續突破上行,資金穩步流入亞洲,讓央行們可以有時間補充他們的外匯儲備。
彭博報道還稱,基本面向好是儲備增長的一個原因。整個亞洲維持穩健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增長一直未如預測一般急速下跌。
盡管擔憂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但得益于來自美國與歐洲的需求,韓國與印度等國的出口還是達到多年來的高點,也為儲備增長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