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昨日美元指數從10個月低位回升,收盤時金價跌至每盎司1241.25美元,此前,金價連續(xù)三日上漲。
然而考慮到黃金今年以來一直在寬幅波動,這輪上漲是延續(xù)下去還是回歸震蕩,依然值得懷疑。有鑒于此,資產管理公司Turtle Tree Capital(TTC)從黃金自身的多種屬性出發(fā),綜合考量了現在金價的合理性。
避險屬性
首先從避險來看,市場上現在面臨著十分明顯的風險。今年以來美股三大指數一路飆升,從4月開始連連創(chuàng)下新高,在賺錢的同時,市場也開始出現聲音質疑股市已經處于泡沫之中。6月科技股一波大跌,就曾把投資者嚇出一身冷汗。
從標普500指數/黃金比率(多少盎司黃金可以購買一單位標普500資產)來看,黃金處在相對低估的位置。從1929年至今,這一比率只有兩段時期保持在如此高的水平,這兩段時間要么是二戰(zhàn)重建后的繁榮時期,要么則是科技革命為股市帶來支撐,然而如今明顯看不到有如此強勁的因素可以給股市提供支撐。
除此之外,標普500指數走勢本身具有季節(jié)性規(guī)律,或許能為黃金投資提供一些參考。從1990-2016年間標普500指數期貨的日均回報來看,一年的7月是它的拐點,從7月到10月期間該股指的表現處于下降過程當中,要到10月才開始回升。
商品屬性
拋開黃金的避險屬性,單獨考量它作為“商品”的價格,TTC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長期以來,美國已經習慣了依靠舉債和印錢來推動經濟發(fā)展。在2007年金融危機之后,美聯儲又通過零利率和3輪量化寬松,向市場投放了大量的貨幣,其資產負債表膨脹了5倍。如果將黃金以美聯儲發(fā)行的貨幣基數計價,那么金價同樣被明顯低估了。
這方面,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投資者深思。近幾年美聯儲向市場投放了這么多貨幣,黃金等資產的價格并沒有相應提升,說明這些美元并沒有流向這些市場;同時,美國的通脹率也是長期萎靡不振,其核心PCE自2012年之后再也沒有達到過2%的美聯儲目標,也說明并沒有大量美元流向實體經濟,那這些美元都去哪里了?
股市在沒有足夠支撐的情況下平白無故地飆升,或許就是這巨量貨幣的功勞,這也就印證了“泡沫”的說法。那么有意思的事情來了,現在市場言之鑿鑿美聯儲將在9月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規(guī)模,那屆時必然會有大量貨幣被回收,從這些錢中受益巨大的股市面臨的沖擊也將巨大。一旦美聯儲操作不慎,股市泡沫被戳破,黃金的好日子指日可待。
此外,亞洲的需求大漲為黃金提供了最根本的支撐。2017年上半年印度黃金進口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而在中國,對國內經濟的擔憂使投資黃金的需求大幅上升,由于限制黃金進口政策的存在,導致國內現貨黃金相對國際黃金出現平均10美元/盎司以上的溢價。一旦這部分黃金需求釋放出來,對于國際金價又是一大利好。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黃金價格還會漲嗎2017?黃金價格能否長期堅挺?)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