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A氣象服務公司稱,美國北部平原的干旱一直受到市場關注,目前天氣干燥狀況已經擴大到了中西部地區,其中包括明尼蘇達州、衣阿華州和伊利諾伊州,而過去45天衣阿華州南部和西部以及伊利諾伊州中部地區的降雨量不足正常水平的50%。美國中西部地區天氣高溫干燥,引起市場擔心大豆作物遭受生長壓力(正如市場預期的那樣,美國農業部最新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7月2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64%,低于預估值65%,之前一周為66%,上年同期為70%),同時,上周五美國農業部種植意向報告和季度庫存報告雙雙傳出利好消息,盡管美豆種植面積為創紀錄水平,季度庫存也膨脹到了同期第三高位,但都低于市場此前預期,這也繼續支持豆價,周三晚CBOT大豆11月合約上漲13.50美分或1.4%,報收994.25美分/蒲式耳,創下三個半月以來最高收盤價。
附:美豆走勢圖
國內商品“工弱農強”格局初現
今日國內商品初現“工弱農強”,鐵礦石、滬鉛、熱卷、焦煤跌幅均逾1%,滬銅、螺紋、橡膠亦有較大跌幅。雖然工業品全面走軟,但農產品(9.06 停牌,診股)走勢相對較強,雞蛋強勢反彈,漲幅一度擴大至4%,油脂期價高開上漲,其中連棕油漲幅明顯,笑傲油脂群雄。
附:連豆油走勢圖
國內豆油供應仍較充裕,而豆棕價差過小則令棕櫚油市場份額被擠占
后期大豆到港龐大,據COFEED最新調查顯示,7月份國內各港口進口大豆預報到港143船910.46萬噸,與我們之前預期基本一致,高于6月份實際到港的854.63萬噸,因7月1日起增值稅下降,令不少原6月底到港的大豆船推遲至7月初到港,令7月份明顯高于6月份,去年同期的776萬噸增長17.31%,8月大豆到港最新預估在850萬噸。未來原料供應充裕,近兩周油廠開機率將重新提升,國內豆油供應仍較充裕,COFEED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125萬噸附近,較上周同期降3.7%,但較上個月同期增幅為1.8%,較去年同期增22.3%。而現階段國內棕櫚油庫存偏低,因國內外倒掛嚴重導致國內棕櫚油買船量較小,目前全國港口食用棕櫚油庫存總量43.4萬,較上月同期減少21.4%,預計8月中旬之前庫存難以重建,目前國內豆棕價差過小,豆油替代性較強,或擠占棕櫚油市場份額。
總體而言,美豆作物優良率下降,天氣炒作還在持續,預計美盤大豆整體仍將震蕩偏強運行,而馬棕油增產預期遲遲未兌現,國內棕櫚油庫存偏低,且庫存重建最早現于8月下半月,這也支撐國內油脂市場行情,及傳統小包裝備貨旺季在即,均令油廠挺價信心增強,未來1-2個月油脂行情底部整體有望震蕩上移。不過目前國內油脂整體供應尚較充裕,基本面壓力猶在,這或令油脂持續大幅拉升的概率較低,仍須注意防范上漲過程中頻繁震蕩調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