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備受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召開,多達29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將參會,市場都在盯緊這場盛會帶來的能源、股票等投資板塊,從而發現投資機遇。不過,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一帶一路”重大倡議與中國黃金市場的國際化發展也會碰撞出火花。

2014年9月1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國際板正式啟動,標志著我國黃金市場國際化進入新的歷史時代。從此,“上海金”正式走向全球,開啟了打造國際黃金交易中心、轉口貿易中心的筑夢過程。而“一帶一路”倡議,凝聚起全球經濟合作發展的新機制,為“上海金”的發展創造了歷史性機遇。
截至目前,有69家國際會員加入黃金國際板,不少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年,黃金國際板成交量突破1.1萬億元。繼推出黃金國際板后,2016年4月,上海黃金交易所又推出了“上海金”集中定價交易機制和“上海金”基準價。而“上海金”基準價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首次應用,就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今年4月,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率先接受采用“上海金”基準價,上線了“上海金”期貨合約產品。上海黃金交易所和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合作探索出的這種全新模式,為我國黃金市場定價全球化增添了砝碼。
資料顯示,“一帶一路”輻射中亞、西亞、東南亞、非洲等礦產資源豐富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黃金儲量總和約為2.1萬噸,占全球總儲量的41.5%;2014年沿線國家黃金產量總和為1116噸,占全球總產量的35.6%;全球20大黃金礦山有6座位于該區域。
同時,沿線國家黃金消費需求旺盛,投資交易活躍。2014年沿線國家首飾消費達2025噸,占全球的82.4%;實物黃金投資需求為778噸,占全球的77%。“一帶一路”沿線的上海、香港、新加坡、迪拜、孟買、伊斯坦布爾等地也是全球重要的黃金交易市場。
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理事長焦瑾璞認為這確實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他還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將進一步促進兩地金融市場的資源優勢互通,共同構建連接東西方黃金市場的紐帶,為建設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世界黃金新版圖而共同努力。”
當前,不少大型黃金集團企業積極“走出去”,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黃金資源開發與合作;也已經有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央行、產用金企業表達了利用我國黃金市場交易和轉口的強烈需求。
若能利用好“一帶一路”平臺,打通我國與沿線國家黃金實物循環的設想,國內黃金生產加工產業以產業鏈形式的整體輸出,精煉黃金資源成標準黃金實物,并將部分黃金實物運至上海黃金交易所進行金融交易等新設想都有可能成為現實。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財經365)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