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一度創出歷史最高的蘋果供應商瑞聲科技(HK.2018)昨日盤中突然大跌15%,以致拉低恒生指數34點。該股也成為昨日港股通標的跌幅第一股。據悉,該股昨日之所以盤中急速下跌,主要由于多個投行一直給予下調評級的報告,引發投資者集體獲利了結。
“瑞聲科技第二季度業績可能低于預期。它的股價自復牌以來已上漲43%,我們建議投資者暫時獲利了結。”香港一位券商分析師昨日早盤如此報告稱。
大跌前曾走出逼空行情
剛剛創出股價新高的港股瑞聲科技,近日再度被外資投行給予賣出評價。瑞聲科技昨日盤中暴跌,領跌港股。
在此之前,5月11日,做空機構曾發布報告,聲稱瑞聲科技財報造假,報告分別提到隱瞞關聯供應商、隱藏利潤,人力成本異常底,長期不披露財務總監等信息。該股此后6個交易日下跌25%.
不過,瑞聲科技之后獲得機構的支持。德意志銀行發表研究報告,提到瑞聲科技并無夸大盈利,自由現金流及資本開支無問題,并沒有違反蘋果供應商條例等等。
與此同時,6月份該股復牌后,瑞聲科技也多次展開回購,并且注銷證券。截至7月21日,瑞聲科技今年下半年連續9次回購股份,合計回購了500萬股,消耗資金5.38億港元。瑞聲科技的股本也從12.28億股縮小為12.24億股。
瑞聲科技于5月18日停牌,6月7日復牌,經過一波整理后,反而走出一波逼空行情,近兩個月連續上漲了49.64%.
7月20日,前期被做空機構猛攻的瑞聲科技收于123.6港元/股,股價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瑞聲科技股價呈現強勢的波段上漲,漲幅達到77.96%.
擔憂Q2業績機構下調目標價
當該股再創新高時,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均發布報告下調目標價格至105港元、100港元。摩根士丹利的報告稱,瑞聲科技近期股價抬高后,短期估值已變得不吸引。
7月21日,瑞聲科技微幅低開后股價上沖,一度達到前日新高位置。此后股價調頭向下,一波比一波更低。至14時34分,其股價跌到當日最低點104.7港元,跌幅15%.隨后,低位接盤資金開始涌入,股價開始恢復反彈。截至昨天收盤,瑞聲科技股價為109.2港元,跌幅收窄至11.65%.
“目前來看,港股依然是外資定價的資本市場。上市公司業績是衡量股價很關鍵的指標。本次大跌最大的因素是機構對于該股業績的擔憂。”華南一位港股基金經理對南都記者表示。
南都記者獲悉,瑞聲科技2017年第一季收入同比增長66%至42.15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72%至10.62億元。但機構投資者擔憂其第二季度的業績。
南都記者昨日參加私募基金交流會時,一位基金經理也對南都記者表示,港股的定價權仍然在本地和海外機構投資者手中。該股創出歷史新高,對于持倉獲利頗豐,出貨獲利也非常正常。另外,香港市場的投資者對于公司業績非常重視。投行針對業績原因下調評級,不少資金會跟隨操作。
南都記者從機構投資者處獲悉,7月20日,不少機構曾參加瑞聲科技組織的公司交流和常州工廠調研。
“瑞聲科技其實最困難的時間已經過去。做空影響已經釋放,機構投資者會更關注公司業績。我們看好公司長期增長,不過,短期來看,面臨毛利率壓力和高研發投入,今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增長可能低于預期。”北京一位參加了調研的券商分析師表示。
對于港股市場的做空制度,深圳一位港股基金經理也表示,在境外股票可以做空。其實有了做空機制的存在,才會保證股票在正常的合理的估值區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