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參與港股通交易正式迎來新規!
日前《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冊審核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下發,《指引》對于公募基金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有了細致規定,其中包括公募基金額外申報材料、產品名稱、投資比例、投研人員配備、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等方面都有詳細的要求。
重點規范三大方面
根據《指引》要求,基金管理人申請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港股通交易的,除提交常規公募基金注冊申請材料外,還應當提交針對港股通交易的授權管理制度、針對港股通交易的投資決策流程、基金經理及相關投研人員是否具備香港證券市場投資管理經驗的說明等三大材料。
在產品設計和運作環節,《指引》重點就參與港股通交易的公募基金的產品名稱、投資比例和人員配置等三大方面進行規范。《指引》規定,若基金名稱帶有“港股”等類似字樣,應當將 80%以上(含)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80%以下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的,基金名稱不得帶有“港股”等類似字樣,港股最高投資比例不得超過股票資產的50%。而對于指數型基金,基金名稱可根據標的指數名稱命名。業內人士表示,這樣限定或杜絕滬港深基金在A股和港股間“風格漂移”的可能。
指引還規定,80%(含)以上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的基金產品,基金管理人應當配備不少于2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場投資管理相關經驗的人員(至少有1名為基金經理) 。而80%以下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的基金產品,基金管理人應當配備不少于1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場投資管理相關經驗的人員(基金經理或者相關投研人員)。指數型基金,根據標的指數港股權重的不同,人員配備參照這一監管要求執行。
此外,指引規定,基金參與港股通交易的,要求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中全面揭示投資港股的相關風險。特別是對于基金參與港股通交易,將港股投資的比例下限設為零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中明確揭示,基金可根據投資策略需要或不同配置地市場環境的變化,選擇將部分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或選擇不將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基金資產并非必然投資港股。
基金公司布局,港股熱情高漲
從目前來看,重點通過港股通機制來參與港股的基金,目前多冠名“滬港深基金”或港股通基金。
數據顯示,近年隨著滬港通和深港通相繼開閘,基金公司布局港股熱情大漲,紛紛發行可投資港股的基金產品。此前滬港深基金合同中,多數對投資范圍的定義是“投資于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的投資比例占基金資產的0~95%”,同類基金之間港股配置比例也各不相同,一季報顯示,有的基金目前港股配置比例超過80%,有的則不足20%。此外,也有很多基金經理僅有A股投資經驗。對于新申報的基金來說,必須根據新規做出修改。
前海開源基金產品開發部副總監李凱表示,從字面意思來看,新規應該是針對新注冊的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公募基金,之前投資于港股市場的“老”基金,由于之前基金合同有相關比例約定,因此不會涉及調整。但不排除未來監管要求“老”基金通過變更注冊來滿足新的比例要求。
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閘,加大了投資者布局港股的熱情。數據顯示,今年港股節節走高,年內漲幅已經超17%,最根本原因是港股市場具有低估值、高分紅、價值股波動較低等優勢,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青睞。未來還會積極布局這一類基金,并根據相關要求進行申報。此外,根據這一要求可能會引進擁有港股投資經驗的人才,做好布局。
(原標題:監管層規范公募基金參與港股通交易 港股熱情高漲)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 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