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就是一個企業的能力,能做也有兩個動態的統一。第一,能力的培養需要資源和時間投入。上篇美的的例子就是說能力建設的問題。一方面可以說得極端一點,能力建設也就是人有多大膽就有多高產,組織能力沒有天生的,組織能力是逐漸培養出來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你可以根據戰略目標培養人才,但反過來能力的培養是極耗資源和時間的,特別是時間。能力的培養是沒有捷徑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企業并不能萬能的。
第二,能力永遠是相對的概念,自己做得好不好不算數,能不能比你最好的競爭對手做得好那才叫核心競爭力,才是差異化能力。大部分企業想的是能不能把這件事情做起來,挖兩三個人組建小團隊的確能把這件事情做起來,但是你很可能做得并不夠好,更不可能當這個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情況越來越殘酷,利潤越來越低的時候,有限的能力不可能抵擋這個市場整合時候的強大壓力。所以能做一定是一個相對概念,能不能做到最好。所以,一個人最重要的是發揮自己的長處,做到淋漓盡致,而不是拼命的補短板,因為補短板是永遠補不夠的。
關注財經365名家戰略頻道,了解更多名家以及公司戰略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