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來看,此次還只是香港資本市場架構的一次藍圖,具體實施日期還很難說。
該人士稱,就目前來看,實行核準制的A股雖然新股發行加快,但仍舊是門檻最高的市場之一,這也是目前A股市場維持高市盈率的原因之一。“對內地企業來說,香港創新板的吸引力與A股仍有很大的差距,A股市場的特殊定位仍舊是企業求著上A股,但是香港創新板的設立則是港交所為了更多企業在香港上市而主動爭取。”該人士稱。
不過,也有資本市場人士認為,香港創新板對于新三板市場則可能存在一定的沖擊。“創新初板的定位更像是香港的‘新三板’,創新初板上市條件非常低。區別于新三板市場的政策就是快速摘牌機制。只要創新初板連續停牌90日、創新主板連續停牌6個月即自動除牌。這一點或許會影響到很多企業在新三板和創新初板之間做出的選擇。”該市場人士如是說。
在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這或會倒逼A股及新三板完善制度。宋清輝具體解釋道,港交所設立創新板及檢討創業板的舉措,或會對A股及新三板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已經在A股上市的企業,可以在香港完成二次上市,等于又多了一個融資渠道,意義重大。香港資本市場上市渠道拓寬之后,將會吸引更多的內地企業爭先恐后赴港上市,此舉或將倒逼A股及新三板市場完善制度,提高其市場效率和監管水平。否則,創新板將會分流相當大一塊蛋糕。
另外,布娜新坦言,其實交易所之間的競爭一直就存在,上世紀80年代末上海籌建交易所時,香港交易所就擔心失去金融中心的地位。所以這次港交所創新板的推出,應該是借鑒了自身創業板失敗的經驗和新三板成功的經驗,對于新三板和A股而言,香港和內地兩個資本市場將在未來展開對優質企業的爭奪。
不過,在黃達東看來,創新板的實施還要解決一些存在的挑戰問題,諸如,審核有意向上市公司方面資質難以有標準,香港與內地企業的財會、稅率各方面不同,難以形成標準以及審核各方面條件不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