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對市場比較悲觀,關注早參的朋友應能感受到,畢竟周五,誰知道周末會不會再出幺蛾子消息呢?尤其在趨勢向下的背景下,慎重是自然選擇。
但沒想到多頭在六月的最后一個交易日絕地反擊,走貿易戰暗線的國產軟件替代,從當初判斷的三個反彈方向中脫穎而出成為市場主流。
將軍 | 反彈的時間、空間及方向!
那天雖然做了這個判斷,出于對市場非理性殺跌的謹慎,并沒有做到知行合一,并沒有提前上倉位布局,到了今日行情“圖窮匕見”,這才追高介入。
很明顯,這波反彈的主力在創業板,在題材股,其背后有著深刻的原因。
上證50的股票雖然下跌,但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良好,資金流穩定,股價再跌也不影響,不會出現崩盤事故。
但題材股的上市公司,大部分做了股權質押,股價下跌是會崩盤的,此事大家已經見怪不怪。
所以這波反彈,雖有游資推波助瀾,但關鍵是上市公司本身的內在渴求。
例如今日的地天板金固股份,早盤出現兩個跌停,中午發布中報送轉預案10轉5公告,下午就漲停,上市公司的求生欲表現的淋漓盡致。
這也就決定了這波反彈,不會走太長時間,因為趁著反彈,很多資金肯定還是以跑為主。
那么七月的翻身之戰又從何說起呢?讓我們回到歷史。
在2014年12月份開啟“快牛”之前的兩年,雖然指數萎靡,但混跡其間的老股民大部分都能賺到錢,因為當時流行炒題材,炒小盤股,把握題材炒作規律的人玩的不亦樂乎。
反而是牛市開始大干藍籌的時候,這幫人腦子沒有轉過彎來,吃了虧,當然他們在15年上半年創業板的瘋牛中得到了彌補。
現在,又要回到從前了,即市場將再次由游資主導,題材炒作為主。如果說上一波游資熱炒題材,上市公司配合是為了做市值好并購,那么這次則是為了保命!
這是一種潛在的默契,我們可以游戲其中。但也正是為了保命,在某些價位,雙方是同盟,而股價做上去之后,雙方則要爭相收割了。
比如某些次新股,連續上漲后,上市公司馬上發布減持公告,真是急不可待啊。
所以,漲的時候我們可以一起講故事,聽故事,但誰也別信,默契一下,騙騙場外新來的韭菜就行了。
祝大家能在這樣的行情里,把自己的刀,越磨越快,大殺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