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投資人事先已經訂好了投資的計劃和策略,但步入現實的現貨市場時,卻被外界的環境所左右。例如,預先決定當某種價格繼續下跌時就立即買進,但一看市場,眾人都在拋售,他買現貨的手又縮了回來。也有人根本就沒有計劃買入那種現貨,只是當眾人搶購時,他也經不住誘惑。
還有些人又是一直要等到更好的價格,于是乎,越等價越高,越等越不敢入市。結果錯失良機,白等了全過程。
錯誤地分析形勢和錯過買賣時機,這兩種錯誤是密切相關的。正由于錯誤地估計了形勢,投資者往往會坐失良機。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企業經營成果經常會給現貨市場帶來影響。因此,在投資現貨市場時,不能光重視現貨市場動態,而且還要密切注視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的動向。把對形勢的估計和對價格走勢的技術分析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及時捕捉信號。作出該買時買,該賣時賣的實際行動。
五、羊群效應
現貨投資,人多不一定勢眾,反而與相反理論相矛盾,當大家都搶著買進的時候大勢就到頂了,當大家都搶著割肉的時候大勢就到底了,所以從眾者往往是賠錢客。走出從眾誤區,就會體會到“曲徑通幽” 的妙處和“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樂趣了。
暴漲暴跌時候,可能是投資者最忙碌的時候,一旦行情出乎大家的意料,只要一個人率先砍倉,其他人就回一擁而上,忘了所有的計劃、方法、原則,惟恐晚了半步。企不知這時候是最需要冷靜的時候,如果統計下來,大凡大家一擁而上的方向往往都是錯的!行情一好全倉殺進,一有風吹草動,落荒而套的做法,在現貨市場尤其要不得。跑的快未必是好事,一兩次或許能賺便宜,跑的多了恐怕可就不見得了。
六、投資饑渴
現貨市場中有些投資人無法忍受空倉狀態,隨便草率地進場,在這山又望那山高時,往往會有“買了就跌,一賣就漲”的經驗,沒有耐心,,在后悔成了為人打底的墊背時,可否想過“投資饑渴癥”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首先,探討投資饑渴癥的原因有二:
一、介人太早:此是投資人未了解現貨市場中各合約的層次走勢,進而發現太早介人時,賣出又買入,反反復復之中,反而喪失許多賺錢良機。
二、缺乏耐心:許多現貨市場大戶操盤時喜用階段炒做方式,即分段洗盤,好讓籌碼適度換手,降低來自早期介入投資人獲利了結的多殺多賣壓。此時一般投資人若能分辨大戶制造假象、炒作現貨的伎倆,耐心地保留手中持期,不要在這山望那山高,并適時地修正獲利了結點,才不至于受騙上當,甚至還可順勢搭轎,從中賺錢。
至于如何才能避免自己“投資饑渴癥”呢?
第一,不要‘先天下之樂而樂”:有些“深謀遠慮”的投資人,在價格起漲之前便行介入,自信地以為可以大賺一筆,結果往往被牛皮走勢拖得自己心力交瘁。因此,投資人不可單只依據線圖來做判斷,應學習區分影響現貨價格的“基本因素”市場和“技術因素”市場,綜合判斷介入的時機,才不致有“掛一漏萬”的遺憾。
第二,采取正金字塔的賣出方式:為避免賣得太早,宜采取正金字塔的賣出方式,即當價格到達自己設定的第一個獲利點時,賣出六分之一的持期;至第二個獲利點,出脫三分之二的持期;至第三個獲利點,再賣剩余的六分之一。除非投資人非常有把握,否則同時賣出時,極易產生孤注一擲的危險。
走在路上,要么獨自闖蕩,要么緊隨人后。做前者,你可能會擱淺,會碰壁,會頭破血流,會萬劫不復,但你是自己的主演,可以品味不同的境況,領略迥異的風景。做后者,你很安全,很踏實,很舒逸,但你可能茍延殘喘在眾生的眼神里,亦步亦趨在世界的凡塵中。選擇皆有優劣。打破傳統的路上,總會經歷各種挫折,投資鑫模.式不懼任何考驗。投資就像開車一樣,開車誰也不能保證不會出事故,吳.損模.式就是為你的投資上一份保險,只不過把對象換成了你的資金,投資中誰能保證沒有個意外,但是當意外來臨時,加入我們就不會不知所措。吳.損時/代的來臨給了你選擇的機會,是走創新之路還是原地踏步?在這個市場摸爬滾打這些時日也該換個思維來投資了,高收益零風險的投資真的存在,吳.損時/代的到來必將是打破傳統行業的一道利刃,拔得頭籌就是時代的王者!
文/黃芷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