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復蘇超預期
總的來說,高盛對今年全球宏觀經濟形勢表示樂觀。王勝祖表示,今年全球的經濟整體穩健向好,并且美國和歐元區的復蘇比較顯著。
與一些市場觀點不同的是,高盛認為美國經濟可能比人們想象的還要好。“很多人認為,今年以來,美國金融市場、各類資產都表現很好是由于特朗普上任后的影響,但事實上特朗普的國內政策效力還未真正發揮。減稅計劃、基建計劃、預算都沒有通過或正在討論之中。也就是說,特朗普新政對美國經濟并未發生明顯作用,美國經濟的復蘇是由消費,投資以及企業盈利等基本面決定的。”王勝祖說。
在此基礎上,一旦特朗普的經濟政策落地,哪怕只是部分實現,高盛預計也會對美國經濟產生正向推動作用。所以未來數月,美國經濟形勢仍相對穩健并保持復蘇。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投資策略組的基準預測是美聯儲年內還會有一次加息,并將如期啟動縮表,而明后年仍會有三至四次加息。王勝祖指出,無需過度擔心美聯儲的加息或者縮表,這是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體現,側面表明美國經濟的穩健性。這種正常化并不是全球貨幣政策的收緊,事實上除美國外,歐元區和日本央行仍然處在量化寬松的通道中。因此他認為,“全球貨幣政策宏觀流動性拐點的到來還為時過早。”
歐元區方面,英國退歐的負面影響已逐漸為市場所消化。從各種指標來看,歐元區經濟復蘇勢頭比去年有顯著提升。
建議保持美股投資
上周五,美股收漲,三大股指均創下盤中與收盤最高紀錄,科技股領漲。其中標普500指數首次突破2500關口。年初至今,標普500上漲11.51%,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11.92%,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9.9%。
王勝祖表示,在過去七年,高盛投資策略組最重要的一個策略就是保持對股票市場、尤其是對美股的投資。現在處于高位,雖有風險,但還不到撤出的時候。今年美股市場仍然存在正回報的機會,建議繼續保持對美股的投資。以標普500為例,雖然高盛投資策略組認為未來12個月以內調整5%的可能性非常大,但調整后的點位仍可能高于現在。另外,如果投資者擔心市場波動,可以做簡單的風險對沖,比如買入看跌期權,但并不建議現在離場。
值得注意的是,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漲幅主要集中在最受歡迎的五大科技股身上,即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Facebook、亞馬遜,這五只股票在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中所占權重之和達到了42%。對于本輪科技股大牛市引發的對科技股是否估值過高、是否存在泡沫等擔憂,高盛仍然堅定認為科技股有很強的公司基本面做支撐。“這是美國創新能力和研發能力的體現,我們建議繼續保持對科技股的投資,并且每次回調都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入場時機。”王勝祖說。
在全球市場配置方面,王勝祖建議,一個典型的海外投資組合中,發達國家市場的股票一般占投資權重的30%-40%。余下的60%中,有一半是投資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政府債、公司債等;另外一半則是私募股權和房地產。
“建議保持對發達國家的投資。”王勝祖補充到,考慮到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可略微調低對政府長期債券比重而增加公司債比重。
人民幣匯率已至短期頂部
截至9月15日(上周五),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累計近6%,由年初的6.9左右升至6.54。從9月1日到9月11日,人民幣中間價11連漲。同時,9月10日起,央行調整了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將外匯風險準備金征收比例從20%降為零。
對于人民幣近期強勢上漲,高盛投資策略組認為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美元的疲軟,上半年美元指數下跌10%左右,極大緩解了人民幣的貶值壓力;第二,中國經濟的企穩、市場信心的恢復以及外貿出口的走強,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人民幣匯率;第三,5月底,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扭轉了市場對人民幣單邊貶值的預期。
王勝祖認為,人民幣匯率難以對美元持續升值,本輪人民幣匯率走強并不會持續,甚至已經達到短期頂部。展望未來,人民幣對美元的走勢會相對穩定,保持一種“順勢而為”的態勢,未來美元指數一旦反彈,可能造成對人民幣貶值壓力的重現。
事實上,10連漲之后央行發布文件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也表明了其不希望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保持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態度。王勝祖解釋到,一方面,長期快速的升值影響外貿出口,國內大部分出口加工企業的利潤率在5%左右,而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足以抵消利潤,會對企業盈利和出口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對通脹也有壓制作用。
“監管層更愿意維持人民幣對美元的相對穩定,雙向波動而不是單邊態勢,貶值和升值都太單邊。”王勝祖說。(原標題:高盛王勝祖:繼續保持美股投資 人民幣難以對美元持續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