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統一規范的非標準黃金現貨交易中心,將目前分散無序的場外市場進行整合,打通實物黃金的循環流通渠道,降低用金企業的成本,勢在必行。
設立非標準黃金交易中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從業務內容上來看,非標準金現貨交易中心面向普通投資者提供舊金回購服務,投資者可將手中的金飾品、金條、金幣等黃金制品通過非標準金現貨交易中心的回購網點兌換成現金,從而實現實物黃金的循環流通。同時,非標準金現貨交易中心向產金、用金企業提供了一個礦金交易的平臺,減少了供求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從功能設計來看,非標準金現貨交易中心可提供鑒定認證、雙向報價、做市交易、信息發布、資金清算等系列服務。交易中心既可通過自建或引入權威黃金鑒定機構對回收的舊金和非標準化的礦山金進行真假鑒定和成色檢驗,并根據不同的成色進行雙向報價,接受雙方的買賣請求;也可通過及時公開市場供求信息,為供求雙方搭建交易平臺,協助買賣雙方進行資金清算。
從交易模式來看,一方面,交易中心作為非標準金交易的做市商,每日根據上海黃金交易所標準金條的行情,對不同成色的非標準金報出買價和賣價,接受供求雙方的買賣請求,以其自有資金和實物黃金與對方進行交易;另一方面,如果供求雙方不愿接受交易中心的統一報價,也可通過交易中心的市場供求信息發布平臺尋找理想的交易對手,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撮合交易。
基于上述重要作用和意義,我們通過對產金大縣——山東招遠實地調研后認為,山東招遠具備設立非標準黃金現貨交易中心的必備和必要條件,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優勢。
一是“天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加快發展黃金產業對于提升黃金市場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必要性日益凸顯。非標準黃金的生產、交易和消費是黃金產業鏈發展的重要環節,規范發展非標準黃金市場,以這一細分場外市場的管理制度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是經濟新常態下夯實黃金產業發展基礎的有力舉措,也是進一步促進場內場外黃金市場協同發展的探索方向。
二是“地利”。作為中國產金第一大縣,招遠素有“金城天府”之稱,黃金年總產量占全國的1/7,已探明儲量占全國的1/8。招遠擁有金礦66座,選礦廠90座,上海黃金交易所招遠黃金交割庫1座,設有山東招金集團黃金交易中心,這為在當地設立非標準黃金交易中心提供了天然的地理優勢。
三是“人和”。隨著黃金產業的蓬勃發展,招遠已成為重要的黃金生產、加工和交易中心,形成了集勘探、采選、冶精煉、加工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體系。其中,招遠黃金珠寶首飾城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集旅游、商貿于一體的黃金珠寶首飾專業交易市場;煙臺黃金職業學院的建成將為黃金行業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原標題:設立非標準黃金現貨交易中心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