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9月6日,WePhone的創始人兼開發者蘇享茂在Google+留下一份網帖,稱在世紀佳緣網站遇到前妻,結婚一個月左右即離婚,前妻向他索要1000萬人民幣和一套房產。由于自己沒有1000萬又走投無路,準備離開人世,并在相冊中留下與前妻的對話截圖。經其家人證實,9月7日凌晨,蘇享茂跳樓自殺。
兼具了創業者和程序員雙重身份的蘇享茂,一下子戳中了大家的神經,他的自殺更是引發一片唏噓。盡管真相有待調查,但從媒體曝光的部分細節來看,蘇享茂去世前,那些在他眼中看起來復雜且焦灼的“婚姻”、“賠償”等“人間煙火”,成為了壓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論這位創業者的妻子是否真如他所說的“心機婊”,作為企業創始人,因遇到家庭婚姻問題而選擇放棄生命,令人惋惜的同時,卻也不能不讓我們審視:在那最后一根稻草之前,他還承受過什么?
事實上,蘇享茂和他的WePhone,活過了好幾輪融資,已經算是趟過了千軍萬馬獨木橋的人。對于這樣的企業家,我們預設其本身就內置著高智商、堅忍不拔等精神技能。然而,就是被我們預設了具備精神技能的企業家,卻選擇了死亡。
如今來看,婚姻的選擇和判斷成為了蘇享茂的“不可承受之重”。而在“不可承受”之前,作為一名創業者,他或許已然“承受”了太多。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選擇了創業,意味著要拿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勇氣,“洛杉磯凌晨四點的樣子”也將成為常態。
倘若我們超越蘇享茂的悲劇樣本,在人們開始討論保溫杯和中年危機之時,伴隨著互聯網的一日千里,這種危機也開始逐漸蔓延到青年群體。據英國會計和咨詢機構UHY International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創新熱潮中的“一極”,每天有4000家創業公司誕生。自2010年起到2016年,中國創業公司數量已經翻倍,達到16097000家,遠超排在第二位的英國。
這一龐大數字的背后,卻是一個個鮮活如同蘇享茂的創業者們。這些年,伴隨著群體擴增,因各種原因“猝死”的創業者消息,也開始浮出水面。去年11月,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一個致力為全天下的人解決健康問題的創業者,自己卻倒在了病魔的手中。自此,一個50億市值的公司失去了他的領跑者。
表面上看,他們去世的致因大多相似——或健康問題、或婚姻家庭,但若穿透表象,會發現根源還是在于心理焦慮的積壓。心理壓力導致自殺無需多言,導致猝死或其他大量的健康問題更讓人崩潰。美劇《硅谷》劇中,主人公、創始人Richard就因創業的壓力嚴重盜汗,甚至一度小便失禁。
事實上,創業泡沫之下,大量創業者的試水耕作很可能會被證明是偽需求,以失敗告終者不在少數。相比極高的公司死亡率,創業者賭上的不僅是投資人的錢,甚至是壓上了自己的所有積蓄、甚至個人信用。當人們在為蘇享茂或惋惜、或遺憾的時候,又可曾看到眾多無名創業者,依舊在壓力、焦慮、苦悶中艱難掙扎?(原標題:拿什么拯救你,焦慮的“創業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