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八街南中學校“屋頂告白大會”的視頻在網上火了,在這則視頻中,4名中學生站在學校教學樓的屋頂上,向自己心儀的對象公開表白。
眾所周知,別說是像視頻中那樣公開鼓勵中學生愛情表白,即便是哪個中學校園里有中學生公然談戀愛,校長、教師以及家長通常會聯手“剿滅”。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學生談戀愛,在中國有一個很嚴重的名詞來描繪:早戀。
事實上,從發展學角度,“早戀”其實是一個偽概念。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同時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性成熟,伴隨著青春期的到來,青少年也自然而然有了愛情憧憬、愛情欲望。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青春期也是一個人終身發展過程中人格和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性發展其中就包括如何建立、適應、維系以及處理親密關系,這是一個人終其一生親密關系發展最重要的基礎。
換言之,對于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愛情是他們人格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途徑。且不說現代青少年比一個世紀前的青少年性成熟提前了2-3年,即便是古代的青少年,也是在青春期開始他們的愛情。例如,中國古典文學《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林黛玉,他們的故事發生在11-12歲;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男女主角,他們的故事也發生在14歲左右。
因此,如何對待青少年自然而然的愛情憧憬、愛情欲望對于這些學生未來的人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像中國對于青少年的“早戀”采取回避、禁止、壓制的方式,不提供任何支持和幫助,造成的結果無非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那些“聽話”的好孩子,錯過青春期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成年后哪怕結婚、生子為人父母了,在愛情、婚姻、性方面仍然堪稱小白。另一個極端則是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在茫然無措又無助的情況下意外懷孕,究其原因就在于沒有人教過她們如何避孕,如何拒絕沒有準備好的性行為。
日本八街南中學校的“屋頂告白大學”視頻中,川章津校長致開幕詞的時候唱道:“這里開始一定是愛,即將開始的就是愛。害怕受傷,不行!不行!不行!不行喲寶貝。”以公開的方式支持、鼓勵和引導青少年學生勇敢、積極地面對愛情。一個青少年學生,他能克服羞怯、克服焦慮、克服恐懼在這么一個公開的場合向自己心愛的對象表白,不僅使他有一個積極的愛情開端,更能使他變得更加自信、勇敢與進取,通過愛情而發展的積極人格特質會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現出來。
不僅如此,沒有任何人僅憑他人的告誡、閱讀、想象就能學會建立、維系積極的伴侶關系,而青少年在父母、教師以及其他成年人的積極引導、鼓勵和支持下,通過愛情不僅有助于發展健全人格,更有助于未來成年后積極、健康的愛情和伴侶關系的建立和維系。(原標題:不要動不動給青少年貼上“早戀”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