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65訊 據證券日報報道,分析人士表示,同業績與市場情緒直接掛鉤的券商行業不同,次新股板塊的高貝塔值則主要來自于其籌碼結構以及小流通盤等特點,事實上,從歷史經驗來看,隨著股指上行,憑借著上述特點,次新股股價往往具備相對更高的彈性,并享受高于其板塊平均估值的“特殊待遇”。
具體來看,《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在今年首發上市的次新股中(剔除上市以來尚未開板的標的),昨日共有288只可上市交易,其中,276只個股實現逆市上漲,占比95.83%,漲停家數更是達到30家,呈現出較強的賺錢效應。需要注意的是,在昨日實現漲停的個股中,寒銳鈷業、達安股份2只個股本周均連續4日以漲停價報收,此外,朗新科技、設計總院、三孚股份等個股本周亦有3個交易日實現漲停。
通過梳理發現,上述強勢股主要呈現三大特征:
首先,前期市場表現相對平穩,據統計顯示,剔除8只7月份以來首發上市的次新股后,在上述昨日漲停次新股中,8月1日至24日期間(25日上證指數大漲并突破3300點)共有16只個股期間累計漲跌幅絕對值小于5%,占比超過七成。
其次,半年報業績整體向好,據統計,上述30家公司中,今年半年報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共計25家,占比83.33%,而全體A股業績同比增長公司占比僅為70%,其中,寒銳鈷業(660.81%)、同興達(225.29%)、皮阿諾(122.30%)、元成股份(101.79%)、朗新科技(101.64%)等公司本期業績均實現同比翻番。
第三,普遍具備不俗盈利能力,據統計,上述公司中,半年報凈資產收益率超過5%的公司有23家,占比高達76.67%,大幅高于兩市全部上市公司34.68%的比例。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伴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降低,今年以來次新股板塊整體經歷了一輪“殺估值”走勢,因此,當前場內資金在次新股標的的選擇上更加側重其估值以及估值預期,而較高的凈資產收益率以及業績增速則是維持個股估值在相對合理區域的最好保障。
根據上述三大特征以及近期機構評級合計四大指標梳理發現,在本周以來尚未出現大幅上漲的次新股中(本周以來累計漲幅低于次新股指數漲幅6.44%),共有7只個股在8月1日-24日期間累計漲跌幅絕對值小于5%、半年報業績同比增長、半年報凈資產收益率超過5%且近30日內受到5家或5家以上機構扎堆看好,它們分別為:億聯網絡、歐派家居、艾迪精密、華達科技、道恩股份、安正時尚、志邦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