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商湯科技CEO徐立告訴記者,創業公司與大公司做AI創新有所不同。此前中國很少關注原創技術底層框架的東西,造成的問題是產業需要嫁接在別人的生態上,例如手機操作系統等。現在AI的發展同樣面臨這樣的局面,因此商湯希望能夠從底層切入,來建立自己的完整原創技術體系。
更關鍵的是,這不僅影響到一個公司或者產業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在那些涉及國家安全、金融層面的AI發展領域。“很難保證我們的發展與國外巨頭的方向完全一致,但未來AI對于這些基礎行業都將產生影響。”徐立坦言。因此,現在國家通過頂層戰略來促進和加速原創技術的突破,是具有戰略眼光的布局。
徐立指出,目前來看,AI首先會在那些替代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領域得到變現,包括遙感地圖的識別、安防、金融等;第二階段,AI將帶來新的應用場景和交互模式,改變包括互聯網等在內的傳統商業形態。據了解,目前商湯科技的人臉識別、視頻分析等視覺AI技術已經應用在400多家企業中,包括中國移動、華為、銀聯、微博等。
“AI創業公司若能在技術發展的關鍵期站在最前沿,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時間窗口和壁壘,包括合作伙伴壁壘、產品壁壘等。”徐立強調,商湯科技未來更傾向于獨立發展,同時在B輪之后會考慮引入更多產業資本進行戰略協同,特別是那些能夠為AI導入商業應用場景的企業。他同時建議,各地政府可以考慮給出一些市場準入和地方保護,盡快推動中國原創技術的商業應用。
昨日,“上海(徐匯)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正式啟動。記者發現,包括上海在內,安徽、江蘇等地的人工智能發展已呈星火燎原之勢,各地政府正在加緊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其中,安徽公布了《安徽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征求意見稿,提出推動機器人共性核心技術支撐平臺建設,支持奇瑞、江淮等骨干汽車企業與科大訊飛、百度等人工智能企業聯合建立研發實驗室;江蘇將在南京江北新區創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培育人工智能領域內優質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