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大連商品交易所29日發布通知,為方便投資者參與豆粕期權交易、簡化操作流程,將自2017年9月1日起,在期權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中實施境內交易所商品期權實盤和仿真交易、行權經歷互認(以下簡稱“互認”)。
據通知,“互認”實施后,大商所期權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中所認可的期權實盤和仿真交易、行權經歷,從豆粕期權擴展至境內交易所商品期權品種。投資者具有符合要求的境內交易所某商品期權的實盤或仿真的交易、行權經歷,同時滿足大商所期權投資者適當性規定的其他準入條件,即可向期貨公司申請開通豆粕期權交易權限。
市場人士表示,這意味著,投資者具有某一商品期權的交易、行權經歷,并掌握商品期權的交易規則和交易特點后,在開通新商品期權品種交易權限時,再也無需重復積累仿真交易和行權經歷,有利于節省投資者的時間成本,提高投資者參與商品期權交易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境內商品期權市場的發展。
為配合“互認”工作的實施,結合豆粕期權行權履約業務操作方面的最新變化,大商所對現行的《期貨公司豆粕期權業務指南》進行了修訂。一是對第三章“投資者適當性操作指南”和第四章第一部分“交易權限管理”中涉及期權實盤和仿真交易、行權經歷認定標準的內容進行修訂;二是針對期權到期日延時閉市的業務優化,對第五章“結算業務指南”進行配套修改,并刪除關于資金校驗的詳細舉例。修訂后的業務指南自2017年9月1日起實施。
不過業內人士還認為,雖然目前大商所和鄭商所上市的豆粕和白糖期權在業務規則、合約設計和投資者適當性標準等方面基本相同,但在下單指令、行權業務流程及交易系統設計等具體業務上,不同交易所的不同品種間仍有差異,投資者務必認真學習和熟悉相關業務規則,以更好地開展期權交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