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8月2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旨在進一步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建設制造強省。
通知提出,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擴大售電側改革試點,到2020年電力市場交易電量占廣東省內發電量比例不低于60%;2018年將參加電力市場交易的發電企業范圍擴大到核電,參加電力市場交易的用戶范圍擴大到全部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全面實施輸配電價改革,利用改革成果降低工商業企業用電價格。取消、降低部分隨電量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電網企業向用戶收取的高可靠性供電費用和臨時性接電費用,在現有標準基礎上降低30%。取消電氣化鐵路配套供電工程還貸加價。降低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出臺蓄冷電價政策,降低蓄冷用戶谷期電價。通過上述措施,平均降低我省銷售電價約6分/千瓦時。降低企業運輸成本。省屬國有交通企業全資和控股的高速公路路段對使用粵通卡支付通行費的合法裝載貨運車輛,試行通行費八五折優惠。停止審批新的普通公路收費項目,逐步取消普通公路收費。
通知還提出,支持培育制造業新興支柱產業。2017—2020年省財政對“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建設,以珠江西岸為龍頭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以高端智能裝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為方向的萬億級制造業新興支柱產業培育予以重點支持。對上述制造業新興支柱產業的標志性重大項目落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兼并重組、顛覆性創新成果轉化等按“一項目一議”方式給予支持,對重點企業新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擴產增效、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等給予補助。充分統籌整合現有資金渠道,進一步加大對相關制造業的研發、中試、產業化、產學研合作、創新平臺建設等的支持。
通知提出,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2017—2020年省財政對企業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技術改造給予重點支持。將技術改造普惠性事后獎補政策享受范圍,放寬到省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廣東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指導目錄》、取得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備案證的,且主營業務收入10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