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協議》明確表示:“鼓勵有意愿的在京企業有序向雄安新區轉移發展。”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葉唐林認為,北京鼓勵有意愿的企業向雄安轉移發展,意味著北京將一些高端的產業、企業、項目帶來的利益讓渡給雄安。目前,北京的總部經濟中大部分是央企等大型企業,這些企業為北京貢獻了大量的稅收等,但如果不舍得這部分“家底”,雄安的產業就缺少支撐,新區就難言順利建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30多家央企相繼明確表態將積極參與雄安新區建設,一些央企集團層面近幾個月更是密集組團赴河北實地考察。
另外,《協議》還表示,支持北京市屬國有企業,比如京能集團、北京自來水集團、排水集團、環衛集團等,在市政基礎設施、城市運行保障等領域為雄安新區開發建設、城市管理提供服務。
記者注意到,被點名的市屬國企都實力雄厚。如京能集團,為中國企業500強,截至2016年底總資產2426億元,目前四大主業分別是“電力生產和供應、熱力生產和供應、煤炭的生產和銷售、房地產開發經營”,控股著京能電力、京能置業、清潔能源(香港上市)和昊華能源等四家上市公司。
《協議》還提出,支持華夏銀行等市屬金融機構在雄安新區設立分支機構,發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互聯網金融和綠色金融,為新區建設發展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發揮“北京服務”品牌影響力,推動北京高端服務業向雄安新區延伸轉移。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