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據新華社報道,市場俗稱的“老千股”,通常是指大股東不以經營其上市公司業務來盈利,反而使用配股、供股與合股等融資手法圖利,損害小股東利益。“細價股”則是指一些成交量薄弱、公眾持股量小、股權高度集中的股票,其常常涉及與不同公司及經紀行之間的多重關系,也容易攪渾中小盤的正常表現。雖然這些股票只占很低比例,但損害了投資者利益,引發廣泛關注,對香港市場聲譽造成不良影響。
香港股市監管機構已多次釋放信號并采取措施打擊違規行為。6月末,諸多細價股大幅下跌;今年起始至7月中,香港證監會直接反對了一宗創業板上市申請、對3宗上市申請表達了反對意向,并暫停7只股票的交易。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這一系列市場“掃除”行動,是特區政府整頓股票市場、加強監管的體現,應該還會繼續。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強調,香港特區政府支持各監管機構打擊市場違規行為。他表示,香港市場必須保持上佳的素質,才能使其他地區的投資者繼續有信心投資,以及吸引更多有素質、有規模的企業來港上市,從而吸引更多資金,形成良性循環,建立健康蓬勃的市場環境,并且更有效地發揮連接內地及環球金融市場的樞紐作用。
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表示,證監會將更有效和更快速地運用證監權力來處理市場違規問題,進行實時監管和采取主題式檢視手法,及早介入有嚴重影響的行為,“希望在未來5至10年時間,令市場不再提及‘老千股’”。
目前證監會已采取全新的前置式、更具有透明度和更直接的監管方針,發揮適度把關功能。例如,證監會如認為某股份上市并不符合投資大眾的利益或公眾利益,可反對該股份上市;證監會也有權為維護投資者的利益而暫停某股票的交易。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亦表示,“港交所對違規行為將見招拆招、絕不手軟。”
據悉,香港交易所已經作出提議,對包括創業板在內的上市架構進行改革,包括提高最低市值要求;延長控股股東上市后禁售期;嚴管上市公司供股、合股、配股等高度攤薄效應的集資活動;加快長期停牌公司除牌程序等,旨在引導市場秩序的健康發展。
7月底以來,又有3只股票被勒令退市,原因均是企業務不足以維持上市,其中一只還是首例被要求除牌的主板股份。
凱源資本董事總經理陸修泉認為,目前監管機構的行動顯示出更加激進的立場。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談到,監管執法力度和效率的提高將為港股打造更加健康的生態環境。
公開、透明、有序和可信賴的市場環境不僅會帶動“一手市場”的發展,也有助于激活“二手市場”,可以良性循環地實現香港IPO集資額及每日成交額共同提升,打造高流動性的市場環境。
當前,香港與內地已先后成功推出“滬港通”“深港通”的互聯互通機制,這不僅拓展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和發展空間,也推動了內地完善股市市場化改革。在整頓香港股市秩序的進程中,雙方也采取了雙贏的聯手舉措。
根據中國證監會通報,僅今年上半年,雙邊執法協助請求即達到近60件,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正在結合兩地市場互聯互通的情況,形成跨境監管合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