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5.46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5%。其中,出口8.53萬億元,增長14.4%;進口6.93萬億元,增長24%;貿易順差1.6萬億元,收窄14.5%。
7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32萬億元,增長12.7%。其中,出口1.32萬億元,增速從上月的17.3%回落至11.2%;進口1萬億元,增速從上月的23.1%回落至14.7%;貿易順差3212億元,擴大1.4%。
從單月來看,7月進出口增速相比起前幾個月明顯回落,業內分析,高基數和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可能是導致7月進出口增速出現回落的主要原因。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指出,7月進出口增速放緩背后有兩個直接原因,一是基數效應,二是人民幣升值。去年上半年外貿基數較低,但是下半年已經有企穩跡象,因此7月對應的基數已經抬高,對增速有一定影響。同時,去年下半年人民幣貶值勢頭較大,今年則穩步升值,使得以人民幣計價的貿易額漲幅有所收窄。
“雖然出口增速回落,但增長勢頭得以保持。”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美國二季度以來經濟增長較強,歐洲經濟好于預期,國際市場需求帶動出口增長。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較快,傳統行業競爭力得以保持。機電產品出口超過出口總值一半以上,其中機械設備增長較快,裝備制造業競爭力逐漸提升。
進口方面,據海關統計,鐵礦砂、原油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劉學智表示,進口保持兩位數增長,主要進口產品保持增長。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和原油價格走勢平穩,但同比都有走高。7月高頻數據顯示,主要進口產品價格同比明顯上漲,農業產品進口價格漲幅較小,工業初級產品進口價格漲幅較大。剔除價格因素,進口量也有增長,但增長勢頭有所減弱。部分工業初級產品進口量負增長,表明國內經濟增長動能可能走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