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記者13日從中國網獲悉,國新辦就2017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舉行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溫和復蘇,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我國進出口增長19.6%,不僅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回穩向好態勢,也創下了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其中,一季度進出口增長21.6%,二季度增長17.9%。
對于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增長的原因,黃頌平歸納如下:
第一,外部需求回暖帶動出口數量增加,對出口總值的增長貢獻顯著。世界銀行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全球經濟增速將由2016年的2.4%加快至今年的2.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也較年初有所上調,全球經濟延續復蘇態勢,國際市場需求有所改善,助推我國出口數量增加8.9%。
第二,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帶動進口量持續增加。今年上半年,國內經濟繼續穩中向好,6月份,我國官方制造業PMI為51.7,連續11個月在景氣區間。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刺激進口需求增加,上半年我國進口數量總體增加11.6%。
第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助推進口、出口增長。上半年,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我國鐵礦砂進口均價上漲55%,原油上漲47.9%,銅上漲29.5%,煤炭上漲86.3%,帶動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上漲12.7%。與此同時,進口價格上漲通過國內生產傳導到出口環節,推動出口價格上漲5.6%。
第四,各項外貿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應持續顯現,對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回穩向好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