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今年上半年,我國地方債發行規模為1.86萬億元,發行節奏和規模都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新增債券發行4545.3億,僅完成全年總量不到三成。置換債券三年過渡期已近后期,尚余約1.8萬億元規模有待置換。業內預計,按照全年發債的額度,下半年新增債和置換債發行都將提速。
據經濟參考報11日消息,據中誠信國際統計,今年1至6月,我國地方債發行總額為18609.75億元,發行期數為379只。“發行規模在上半年的后半段有所提高,但整體低于去年同期?!敝姓\信國際研究院、地方政府與城投行業分析師楊小靜對記者表示,發行利率方面,6月份資金面有所緩解,6月發行利率有一定下降,但當前發行成本依然為地方債發行以來的高點。
“上半年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節奏和規模,都明顯比不上去年同期的水平。”社科院中國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審計研究室湯林閩博士對記者表示,在他看來,一方面,這與利率成本較高有關。由于貨幣政策收緊等因素,2017年上半年地方債券的發行利率總體處于較高水平,且呈現出逐漸提高的勢頭,地方債發行的難度上升,地方政府的發行意愿也受到一定的抑制。另一方面,這也與加強地方債、地方舉債融資的監管和規范有關。從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地方債風險分類處置、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等一系列舉措出臺,在舉借債務、開展舉債融資行為等方面,地方政府受到的限制增加,行動也更為謹慎。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拖慢了地方債發行的節奏、制約了地方債發行的規模。
據統計,上半年新增債券共發行4545.3億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券2016.9億元,新增專項債1103.2億元。楊小靜指出,根據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2017年地方政府債券工作的安排,2017年計劃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共計1.63萬億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券0.83萬億元,新增專項債券0.8萬億元,相比較于2016年實際發行的11684.7億元新增債券,計劃增加4600億元,今年新增專項債券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上半年新增債券的發行進度較慢,僅完成全年總量的27.89%。因此預計下半年新增債券發行速度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