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5日凌晨2:00,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75%~1%調升到1%~1.25%。隨后耶倫發表講話。
1、6月議息會議傳遞出的最新信息:年內還有一次加息,縮表計劃公布,上調增長預期,調低通脹預期。(1)加息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從0.75%~1%調升到1%~1.25%。預計年內將再有一次加息。(2)美聯儲預計今年起開始縮表,具體方式為逐步減少到期證券的本金再投資規模:起初每月縮減60億美元國債、40億美元MBS;縮表規模每季度增加一次,直到達到每月縮減300億美元國債、200億美元MBS為止。屆時,縮表計劃將按照每月縮減300億美元國債、200億美元MBS的節奏進行,直到美聯儲認為資產附表規模達到合意水平為止。(3)美聯儲將2017年的GDP增長預期從2.1%上調至2.2%,將PCE通脹預期從1.9%下調至1.7%。
2、美國經濟已邊際走弱:主動補庫存進入尾聲,通脹不及預期,特朗普新政阻力重重,警惕資產泡沫。(1)美國經濟步入短周期下行期,主動補庫存進入尾聲。(2)美國通脹與核心通脹指標在今年一季度達到高點之后,現均已開始回落。如果未來核心通脹繼續下降至1.5%以下,則會增加美聯儲票委對繼續加息的顧慮。(3)近期失業率創十六年新低,就業整體改善,但非農新增就業數據開始高點回落。(4)房價股價創歷史高點,資產價格泡沫引起美聯儲警惕。(5)特朗普新政面臨重重阻力。稅改法案談判環節漫長,通過或將推遲到2018年。基建的資金來源仍不明確,缺乏州政府配合。彈劾尚不足慮,但負面情緒和反對聲音可能長期掣肘特朗普新政。
3、我們認為,美聯儲會根據三季度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表現來相機決定縮表和加息的操作順序:如果三季度經濟表現令美聯儲滿意,那么將在9月份加息,之后啟動縮表;而如果三季度經濟會調幅度較大,則會選擇先啟動縮表,將加息推遲至12月份或者下一年度。加息和漸進縮表的相繼搭配將使未來美聯儲貨幣政策操作選擇空間更大、更為靈活。
4、歐元因素是今年美元指數走弱的關鍵原因,貢獻了七成。兩大因素支持歐元走強:(1)歐洲政壇趨于穩定,不確定性最大的時期已經過去;在英國脫歐、特朗普背約等事件發酵下,迫使德、法等歐洲傳統大國抱團取暖。(2)周期時滯致使歐洲經濟相對走強。
5、ICE美元指數無心插柳,使得歐元和歐元區經濟區正在扮演全球經濟“壓艙石”的作用。但我們提示投資者在三季度晚些時候關注下述風險:當前歐元匯率過度吸收了歐洲經濟短期走強和歐央行退出寬松政策的預期,那么,未來在今年三或四季度歐洲經濟開始高點回落時,歐元匯率或將出現大幅下調。屆時“壓艙石”則可能會轉化為“翻船石”。
我們認為,以1970年代全球經濟格局為背景的ICE美元指數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被放大了,這反映了全球金融基礎設施落后于經濟格局的演變。我們也借此報告呼吁央行和經濟外交部門關注此事,及時更新改善金融軟基礎設施,合理引導金融市場輿論關切。
6、中國央行再度跟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下降。一是國內廣譜利率已經提前抬升,提前量充足,沒有必要再跟隨。二是國內需求端二次探底,宏觀經濟環境不支持貨幣政策繼續收緊。三是為保匯率而加息的必要性下降。
7、對于大類資產的判斷:短期歐元走強、美元走弱,下半年或出現逆轉,人民幣匯率穩定偏強,但貶值風險未根本上消除;警惕美國資產價格回調;A股從流動性驅動到業績驅動(漂亮50
VS 要命3000);大宗需求回落,價格承壓;債市開始具備配置價值,未來等待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先后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