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長期以來被吐槽的概率很多,而吐槽的焦點就是牛短熊長投資者長期大比例虧損,確實中國股市長期以來與宏觀經濟背離,長期持有是無法分享中國經濟發展成果的,市場對于股市牛短熊長有諸多分析,但筆者認為主要是進退失據,導致長期以來單邊擴容,劣幣驅逐良幣,資金與籌碼嚴重失衡。
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固然是應有之義,因此新股發行是天經地義,也是發揮資本市場融資大任的一個重要方式,但是在市場放開進入端以后,不能封閉退出端,導致市場只進不退,進退嚴重失衡,不能形成良好的進出動態平衡,從而導致長期單邊擴容,成為資金的黑洞。
中國股市建立時間只有短短幾十年時間,但是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市值的資本市場,成績固然可喜,但是負面作用也是不可小視,市值的增加不是建立在股價上漲上面,而是建立在上市公司擴容上面,中國股市存量公司已經超過3000家逼近美國股市,而美國股市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幾十年的發展等同于美國幾百年的發展不能夠僅僅用成績來衡量,面對市場走勢長期不振,面對投資者竭澤而漁的質疑,還需要反思擴容的速度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得到廣大投資者的認可,反思退出機制的缺失。
目前中國股市希望通過市場化改革打造一個理想化的類注冊制市場,那就是較為徹底的放開新股管制,實施IPO常態化,最大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刺破資產泡沫,讓更多有著核心技術、獨特商業模式、財務透明和公司治理良好的公司盡快上市獲得低成本融資做大自己,從而振興中國經濟實現經濟轉型,加快國企改革,重現市場活力,也希望實現退市制度的常態化,法制化,制度化,讓那些造假上市者、經營難以為繼者、信批嚴重違規者徹底退出市場,實現自我新陣代謝,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實現股市良性循環發展。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中國股市長期以來進來非常容易,退出卻是非常之困難,陷入了單邊擴容,而且由于定位的先天缺失,擴容常常失速,在沒有退市制度下,市場存量公司就會出現短期暴增,市值就會出現短期暴增,新增資金與新增市值矛盾很快就尖銳化,導致市場經常質疑竭澤而漁融資,讓市場充滿質疑,在退市制度千呼萬喚難以實施下,市場轉而求其次,紛紛要求暫停減緩IPO,幾十年股市發展史上出現了9次新股暫停9次新股重啟的悲劇,市場化改革總是不得不推遲。
IPO不斷重啟暫停,對市場的傷害無疑是很大,一方面強化了市場的機會主義成本,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市場的依賴性,同時也加大了市場不必要的波動,暫停容易重啟很難,每一次重啟傳言都會導致市場出現非理性非正常的波動,就目前新股改革而言,按照官方的說法,是不希望通過暫停IPO來穩定市場的,也是沒有任何作用的,要擺脫股市波動對IPO的影響,但是隨著IPO常態化的進行,市場籌碼和供應大量增加,新增資金寥寥無幾,資金如水水漲才能船高,在沒有大量新增資金下,股市只能出現價值回歸,只能出現被動下跌來承接新股的供應,這就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投資者出現很多怨言,很多責罵,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管理層看來,向市場屈服,向投資者屈服,暫停IPO是對市場化改革的失約,是不太可能的。
但市場連綿下跌,幾年熊冠全球的事實擺在那兒,投資者群情激昂的質疑擺在那兒,怎么辦?加大退市力度,騰出有效的寶貴資金,承接更多新股上市。
退市制度一直是中國的短板,自從建市以來,只有92家公司退市,整體退市率低于3%,就是在新的退市意見稿頒布以來,也只有區區三家公司退市,劉士余主席上任以來,雖然強調退市制度要常態化制度化法制化,但是執行方面依然十分欠缺,只有3家公司退市,很多嚴重財務造假的公司也僅僅罰款幾十萬元了事,三家公司退市與近500家新上市公司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退市率大概只有0.6%,與美國退市制度相比那真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美國股市長期以來退市率大致維持在6%上下,甚至于有的年份高達7-8%,有的年份退市公司要多于上市公司,得益于退市制度的常態化,美國上市存量公司基本保持穩定,近幾年甚至有小幅減少,股市就不需要新增資金來承接新股,市場資金進去就是推高股價了,而中國則完全不同,新增資金更多的用于承接新股,一旦新增資金的量不能滿足新股融資需要,股市只能被動下跌來承接新股。
退市制度的常態化,讓大量不良公司退出市場,可以讓資本市場存量公司更加純粹,更加優秀,也就會有更多的新公司新業態進入市場,也就更能吸引投資者參與,股市自然漲不停,實現良性發展,而一個只進不出的市場,新的進不來,舊的出不去,市場猶如一潭死水,大量劣質公司茍延殘喘,經營難以為繼,無法通過自身經營為投資者帶來回報,無法為市場提供業績增長的內生性力量,除了炒幾波重組投機一把以外,只能是陷入股價陰跌,市場陷入了零和游戲,炒作越瘋狂消耗資金越多,對市場傷害越大,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果。
IPO常態化既然難以逆轉,那么退市制度也不可或缺,沒有退市制度的IPO常態化就會陷入股市單邊高速擴容,就會導致市場資金與籌碼嚴重失衡,市場不下跌是不可能的,IPO常態化必須輔之以退市制度的常態化,維持IPO與退市公司比例的大致平衡,保持短時間內存量公司不至于出現暴增,保持短時間內整體市值不至于出現暴增,保持資金與籌碼的大致平衡,才能維持指數的動態平衡,也只有加大退市力度,讓僵尸公司大量退出市場,優化市場存量公司,才能實現新陳代謝,讓新的進來,獲得資本市場支持做大自己實現內生性增長,讓投資者分享公司經營成果,股市才能實現自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