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為您帶來最新的金融資訊。
由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帶領的鋰電材料股,不加強其超級領先股的地位,而且這種強勢效應持續復制分散,并促進大盤全體回暖。
站在宏觀經濟層面看,“L”型經濟增長,是針對增長速度而言,但并不意味著企業盈利都會持續下降。實際上,就經濟增長內在動能而言,將會是S型的增長結構,即新舊動能的轉換。換言之,新技術所引領的新興產業的產業化或商業化,將是決定經濟平穩增長的關鍵。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包括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都提出國家創新發展戰略。上周,我國也正式發布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綱要。創新,將會成為股市長期投資主題。不過,我們必須清楚,新技術要實現產業化、商業化并不容易。過去幾年,A股也一直側重于炒作“新技術”,因缺乏現實盈利,也缺乏現金流的支持,一旦炒作資金退出,相應的投資主題就“一地雞毛”。同樣,經過數年的技術積累和醞釀,一批新技術正陸續轉向產業化。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就最具標志性。
去年10月,國家層次推進充電樁建設為標志,我國新能源(600617)汽車產業化進程全面提速。也正是這個時候開始,持續下行5年的鋰電材料企業景氣出現逆轉。天齊鋰業(002466)、多氟多(002407)、贛鋒鋰業(002460)等掌握上游資源或材料的優勢龍頭企業,迅速突破盈虧平衡點。從一季度報表及半年報預期看,這種高景氣得到持續驗證。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引擎型企業特斯拉,繼Model 3的訂單量持續突破、產能規模擴張提速之后,擬在我國設廠,也持續推動產業景氣度上升。從鋰電材料到稀土永磁材料,再到汽車電子以及自動駕駛,還有充電樁運營。截至目前,大部分鋰電材料股已創歷史新高,短期漲幅都較大,但得到現實盈利巨幅增長的支持,基于景氣度持續,動態市盈率持續處于有吸引力狀態(50倍以下)。更有價值的是,這種景氣度會沿著產業鏈不斷延伸,像電機永磁材料,正好與稀土景氣拐點共振。再進一步就是汽車電子(含自動駕駛)。
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類似的是,信息技術領域也有眾多新技術、新產品處于產業化臨界區域。像OLED顯示材料,OLED驅動芯片的領先股中穎電子(300327),也像鋰電材料股一樣,率先實現10倍漲幅(從極端低點算起),領先股一旦實現這樣的漲幅,其強勢示范效應就會強烈形成,近期與OLED有關的電子元器件品種開始漸次轉強。類似的,與VR、無人機、智能設備有關上游資源優勢的中科創達(300496)(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景嘉微(300474)(GPU,圖形處理器)等持續向強。信息技術產業是一個產業規模最大的領域,所涉及的企業類型也非常豐富,也是市場人氣最好的群體。一旦信息技術產業領域找到突破口,啟動一輪中大級別行情的概率就很高。
上述領先股給市場帶來新投資思維,股價上漲動力也由主題概念轉向盈利驅動,這種轉變,將會使回暖行情更扎實,持續性更強。結合景氣度回暖,以食品飲料業為核心的消費品,像食品、釀造就有足夠理由支持一輪盈利驅動上漲行情。至于低估值的金融股,最直接的股價上漲催化劑是A股納入MSCI指數,預期有較大概率會通過。當然,金融股估值提升取決于市場對宏觀經濟悲觀預期的逐步化解,但這需要時間。
綜合上述,因為新產業大規模商業化所引領的盈利促使,將維持新一輪行情持續開展,鑒于投資主題層次豐富,內在內容充足,這一輪行情可能持續超預期。
更多資訊詳見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