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繼監管不斷釋放出明確的“強監管”信號后,4月27日,由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和外管局聯合發布的《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終于落地。
根據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的信托產品新發行數量同比大幅下降,信托產品預期收益率繼續延續2017年以來的上漲趨勢,平均預期收益率已經超過7%。
業內預計,在監管壓力下,業務限制將帶來部分費率的上升,行業規??赡苡瓉砉拯c。不過,有了之前政策的連續鋪墊,信托之于資管新規也早有準備。
影響較預期積極
資管新規與信托有關的內容都有哪些?知名信托專家、西南財經大學兼職教授陳赤認為,新規基本覆蓋了集合資金信托業務的方方面面,包括產品分類、投資者適當性、投資者門檻、抑制非標債權業務、禁止資金池業務、凈值化管理、除嵌套、去通道、降杠桿、破剛兌、信息披露、報告制度、平等準入等等,而那些長期以通道業務和債權融資類業務為主或風險資產包袱較重的信托公司受到新規的影響則相對較大。
“資管新規強調信托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開展資管業務的主體地位,對開展資管業務計提風險準備金等提出要求,并改變了監管方式,由過去的分業監管轉為以產品分類為主的功能監管和穿透監管,消除監管套利?!眹短┛敌磐醒芯堪l展部總經理和晉予說。
他表示:“新規內容涉及了諸多包括資金信托在內的產品設計,如要求凈值化管理和信息披露,對產品分級提出要求,禁止各種形式的剛性兌付等,并提高了對合格投資者的要求,進一步嚴格金融機構對合格投資者的審核責任,明確要求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代銷資管產品,禁止產品的滾動發行等?!钡蜁x予也提到,資管新規雖然限制了非標資金池業務、多層嵌套和通道業務,但財產權信托和資產證券化業務未明確包含在內。
而在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看來,新規對非標資產、剛性兌付和資管產品凈值化運營等熱點話題業務的結論影響比預期要偏于正面?!百Y產管理產品為封閉式產品,且所投金融資產暫不具備活躍的交易市場,或者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也不能采用估值技術可靠計量公允價值的可采用攤余成本法估值,這為非標資產轉凈值化提供了明確的方案,從而降低剛兌的影響?!?吳照銀指出,過去金融產品之所以要剛性兌付,是因為產品沒法估值,產品在運行過程中投資人無法觀察到風險。但在通過多種方法將產品凈值化以后,相對理想化的產品價格會反映資產的風險水平,為非標轉標提供一種思路。
看好非資金或單一信托
那么,資管新規發布后的信托業務要如何發展?多位業內人士不約而同地指向了更為廣闊的資產證券化業務和家族信托等本源業務。
用益信托報告指出,不適用資管新規的有非資金信托類的財產權信托,如土地流轉信托、房屋/股權代持信托以及其他財產或財產權信托(銀行信貸資產、小貸等,常用于私募資產證券化)三類;還有ABS、產業基金和創投基金等。
而就在資管新規發布前的同一天,2017年凈利潤同業第一的平安信托在業內率先升級家族信托模式的全覆蓋,加速家族信托的“中國式落地”。
“未來看好資產證券化業務、家族信托、精品化的另類資產管理業務,在市場競爭中,上述業務要么體現信托制度本身的優勢,要么體現信托公司自身專業水平,從而形成核心競爭力。”資深信托研究員袁吉偉對記者說。
陳赤指出,按照新規指引,信托公司加快回歸本源業務的轉型升級創新步伐,須及時從以債權融資類業務為主的初級階段,過渡到債權融資類業務與資產管理業務并重的中級階段,再邁向以資產管理業務與財富管理業務等本源業務為主的信托高級階段。
“當期要運用好過渡期安排,盡快改善資產質量、加速風險處置,按照新規要求優化產品設計、升級產品模式,探索非標債權投資基金化,重構信托收入分配機制;中期要更好地發揮信托特有綜合金融功能優勢,業務重塑再造,將業務重心轉向資產管理,有選擇地培養與信托制度密切相關的投資銀行和受托事務管理業務作為輔營業務,戰略培育財富管理;長期要更加注重信托文化和信托制度建設,大力運用金融科技,同時迎接金融業擴大開放的浪潮,全面學習和運用國際資本市場、全球投資、家族信托等領域先進理念和技術,提升信托業的國際金融地位和影響力?!标惓嗾f道。
短期調整壓力偏大
而應對長短期影響,業內認為資管新規之于信托既有挑戰,也有機遇。
“短期的影響主要包括管理規??赡芟陆?,資金來源受到影響,部分公司盈利下滑和業務調整壓力較大。但長遠來看,統一監管,消除監管套利,有利于信托公司發揮自身優勢公平競爭;鼓勵信托公司開展資產證券化和財產權信托業務,利于回歸本源;凈值化管理、打破剛兌,引導信托公司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和主動管理水平?!焙蜁x予表示。
“2017年,事務管理類信托占比過大,達到59.62%,同比增長9.83個百分點,這說明報酬率較低的通道業務在過去的一年中增長過快。通道業務推高的信托資產規模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這種寬松的通道業務環境在2018年一去不復返。”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員谷曉明表示。
銀監會1月份數據顯示,事務管理類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5.45萬億元,比年初減少了1959億元,環比下降了1.25%,其中銀信通道業務資產規模8.39萬億元,比年初減少了1137億元,環比下降了1.34%。用益信托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18年3月27日,前三個月事務管理類信托產品的發行數量分別為:80只、47只和4只,下降趨勢明顯。在金融去杠桿、防風險的政策導向下,信托業今年將持續面臨“嚴監管”,通道業務的高速增長將難以為繼,行業的絕對資產規模在今年可能首現下降。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