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今年3月12日,經緯紡機(000666.SZ)發布重組方案,將購買中植集團所持有的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簡稱“中融信托”)股權,交易完成后將對中融信托持股70.45%,成為其實際控制者,甚至有人感嘆“整個中植系的盤子變天了”。
實際上,不僅是中植系,安邦系、明天系、海航系等多家產業集團均面臨轉折點。證券時報分析指出,國家監管的重點對象將落腳在非金融企業(尤其是民營系)發起設立的金融控股公司。
在中美貿易戰帶來的股市震蕩中,中植系旗下上市公司三壘股份(002621.SZ)以兩個交易日的大跌創下近兩年來的股價新低。三壘股份在教育行業進行了并購,中植系內部的變化也在教育行業獲得高度關注,尤其是因為三壘股份現任董事長陳鑫、證券部部長助理陳九飛等,都曾任職于中融信托。中植系跨界布局教育剛滿一年,是否會陡然生變?
從資金來源看中植系運作變化
經緯紡機收購中融信托消息一出,業內人士多認為,這一優質金融資產是被賤賣的,中植系也失去了重要的融資主體和投資主體。實際上,從2016年11月以來三壘股份實際控制權轉移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中植系在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中,并非離不開中融信托。
中植系此前的運作模式是:先通過中融信托籌集資金,從而進入到上市公司,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獲得更多的股權或現金,進一步與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合作,并且通過中融信托繼續并購資產。
但是,自中植系在收購三壘股份以來,已經顯現出與原先模式不一樣的操作手法,中植系旗下上市公司已經逐步不再需要中融信托搭手做“資金中轉站”,而直接通過解直錕本人全資控盤的資管機構來運作。
主導買下三壘股份的是中植系金融投資平臺中植啟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植啟星”),其母公司是解直錕全資控股的中海晟融(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晟融”)。
根據2018年1月的公告,珠海融誠增持三壘股份,即收購原先獲得委托3573萬股股份對應表決權的15.88%股權,所支付的7億元資金來源是中植啟星的借款,而中植啟星手中的這筆錢又來自中海晟融提供的借款。這些借款全部來源于中海晟融經營活動所獲資金,即來源于中海晟融自有資金,并非依賴中融信托,也不存在向第三方募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