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華夏幸福雖未披露年報數據,但根據其披露的公告內容,仍可一窺其項目公司信托股權融資的情況。3月15日,華夏幸福披露多份下屬子公司擬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的公告,其中涉及信托交易方為大業信托和國通信托。華夏幸福子公司京御地產擬以26.42億元收購大業信托持有的項目公司48.39%股權,而此前大業信托向項目公司實際增資25億元,資金使用時間不超過一年(以公告時間估算)。國通信托則是增資9.6億元、股權轉讓價款9.96億元,資金使用時間不超過8個月(同上)。如不考慮其他費用進行粗略計算,則華夏幸福信托股權融資成本大致為6%。
與急需信托等非標渠道“續命輸血”的中小房企相比,上市房企不僅可獲得來自資本市場的資金,銀行貸款、公司債券等融資方式與動輒成本超過10%的信托資金相比,優勢也更為明顯。
事實上,融資成本歷來是房地產公司所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上市房企在融資過程中,也會對融資成本及費用進行動態調整。以北辰實業為例,其在年報中即披露稱,“公司積極推進資本擴張戰略的實施,借助‘總部融資’平臺,努力探索創新融資渠道,報告期內,公司成功完成二零一七年度第一期13.2億元中期票據發行,并在利率上行前最后的時間窗口,成功下調兩筆存續非銀融資利率,全年節約財務費用約3200萬元”。
上市房企融資
信托占比或將提升
雖然多數房企的融資渠道以銀行為主,但在眾多上市房企中,也存在“偏愛”信托的上市公司。
記者發現,目前上市房企披露的2017年年報中,有部分公司可以推算出信托融資比重。例如,中糧地產截止到2017年年底信托融資余額為20.59億元,合計融資余額為265.66億元,占比7.75%;陽光股份信托融資余額6.41億元,期末融資總額24.48億元,占比26.18%;嘉凱城信托融資余額71.44億元,合計117.05億元,占比61.03%。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公司中,除中糧地產外,其余兩家2017年信托融資比重都有所提升:2017年陽光股份信托融資比重同比提升了2.88個百分點,而嘉凱城更是提升了32.68%。
另外,在中國房地產業聯合會公布的2017年中國房地產業綜合實力100強排行榜上,上述三家公司中僅有中糧地產上榜且排名前40名。作為上市且排名靠前的房企,其仍能獲取較多銀行資金的支持,融資成本較低。
不過,隨著今年房企融資渠道不斷收緊,預計信托在上市房企融資中的占比將會逐步提高。據某資管資深人士介紹,目前銀行對于地產項目業務已收縮至低位。從項目選擇上看,多家銀行只做滿足“432”條件的開發貸、經營性物業貸款和并購貸類產品。另外,房企公司債發行也繼續收緊。在2018年強監管、去杠桿的環境下,即使是“不差錢”的上市房企,或許也將面臨資金短缺、資金成本上揚的問題。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