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8年,中融信托就設立了規模1億元的信托計劃,用于受讓興嘉盈持有的西北礦業增資擴股收益權。此后,2010年起,中融信托成立3.5億元的貸款信托計劃,以及4期累計達4億元的西北礦業信托計劃,由西北礦業股權提供質押擔保。
2009年10月,中融信托曾發行一款名為匯信4號的信托計劃,募集資金6000萬元,用于受讓遼寧太平洋典當行的全部股權受益權,期限為12個月,中融匯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下稱“中融匯”)提供擔保。而遼寧太平洋典當就是遼寧中泰創展典當的前身,2013年9月變更為現名。
稍早些時候,2009年3月,中融信托還發行了匯信3號信托計劃,募集金額5800萬元,期限6至12個月。推介資料雖未說明資金用途,但明確提及,該信托計劃亦由中融匯擔保,且“典當公司的債權資產”,有相應擔保人提供連帶責任保證。
彼時,中植系介入的上市公司為數不多。隨著資本運作的不斷展開,中融信托還直接為中植系接盤。公告顯示,2016年3月,中植資本將所持的中南重工9443萬股,轉讓給中融鼎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融鼎新”),交易耗資達19.1億元,而中融鼎新是由中融信托100%出資的PE子公司。
中植系進行的上述一系列類金融資產上市,關聯方更是功不可沒。若非依靠中融信托等“催肥”,這些資產能否裝進上市公司,尚是未知之數。
資料顯示,被金洲慈航收購時,豐匯租賃注冊資本為20億元。截至2015年一季度,豐匯租賃來自關聯方的資金余額合計高達21.9億元,占比超過48%,而2014年則達33.6億元,占比57.11%。同期,該公司從關聯方融入資金更是高達70.24%、 72.55%,2013年更是達到90.24%,幾乎成為唯一的資金來源。
最大的金主,是中融信托。2013年至2015年一季度,豐匯租賃從中融信托融入資金余額占比達62.89%、57.11%、42.36%。
康盛股份收購的富嘉租賃,也遇到了類似情況。根據披露,2015年3月成立的富嘉租賃,注冊資本5000萬美元,被收購時才成立半年左右。截至2015年9月底,富嘉租賃通過北京恒天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晟視天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唐鼎耀華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共計融入資金余額3.2億元,累計融入資金3.7億元。
收購方案顯示,這三家資金方均為富嘉租賃關聯方。富嘉租賃從關聯方融入的資金,年化利率高達10.5%~17%,而租息率只有7.65%~12%。若非配套咨詢業務,融資成本與收益將出現倒掛。
資產、金融、資本互為支援,是中植系崛起的不二法門。然而,此時此刻,中植系置身之境,已然今非昔比。
3月5日,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的監管。幾天后,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再次表示,同時控股證券、保險、信托等多家不同行業金融機構的金控公司,應納入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制定相應規則在初步探索中。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也指出,央行正在會同相關部門,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規則。
資金命脈易手,監管行動又如箭在弦,坐擁龐大資產的中植系,將何以往?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