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或迎還債高峰提前“蓄水”
有關人士表示,一方面,除了涉房貸款、發債被限,2018年房地產調控將繼續維持收緊模式,房企銷售回款或受影響。同時,2018年房企或迎還債高峰,為避免“錢緊”帶來風險,2018年初,房企便明顯開啟蓄水模式,提前進行資金布局。
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顯示,截至21日,金茂、萬科等超過18家上市房企發布相關融資計劃。其中,多家房企直接或配售股權進行融資。1月2日,紅星美凱龍公告稱將按10.23元每股發行3.15億股A股,募集資金32.22億元。同日,越秀地產表示,預計配售越秀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基金單位,總額預計3.09億元。萬科也宣布同意提請股東大會授權公司在不超過350億元范圍內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工具。金茂將按每股3.7港元配售股份,配售9億股融資額約33.06億港元。
債券方面,蘇州高新公告獲得上交所同意,發行總額不超過15億元公司債券以及6億元綠色公司債券。陽光城發行定向債務融資工具,注冊金額為30億元。金隅發行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總產品規模合計不超過30億元。碧桂園將以每股17.13港元價格配售4.6億股,同時發行總額達156億港元的可轉換債券。首開擬進行非公開發行公司債60億元。富力宣布發行8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
對此,張大偉認為,房企提前備足資金以迎集中還債期。數據顯示,2017年房企已到期的總債務規模僅500億元。而在2018年,若按100%回售比例測算,房企將有4000億元以上的公司債到期。
中誠信國際企業融資部二部總經理王雅方指出,房企資金風險目前在2017年財報中難以反映。一方面,房企財務結算較為特殊,收入確認存在滯后性。另一方面,房企的所有者權益里可能存在一定規模的明股實債,真實的債務負擔或比財報反映得更嚴峻。“近兩年,房企的合作項目逐步增多,通常聯營項目都不并表,因此房企的財務報表里看不到真實的債務負擔。”
“同時,市場監管的不確定性也再度增加了風險。”張大偉說,近日碧桂園便宣布,因市場波動原因,取消發行2018年第一期18億元中期票據。張大偉表示,發債、銀行貸款、信托受限;調控持續,銷售預期也將轉向。同時海外融資也面臨難度或再度加大的可能性,因此房企未來資金鏈情況仍然前途未卜。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