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受到金燕案件的啟發,最高法出臺新的解釋。新法一出,讓很多人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尤其是金燕,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在朋友圈發了如下一條狀態:
那么,從專業人士的眼光來看,新解釋是否是對“24條”的松綁呢?是否會對金燕案件判決有所改變呢?
在某種程度上是的。本次新解釋是對24條的巨大進步,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金燕這樣的群體。如果金燕能證明債務確實不是夫妻雙方的意思表達,且債權人不能舉證證明債務是李明金燕夫妻“共債共簽”或者“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則無辜的金燕有可能扳回一局,反敗為勝。雖然局勢有些好轉,但金燕并無必勝的把握。
對于金燕來說,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減免部分/大部分債務。具體情況還有待后續案情進展。
新法條并非萬能 雷坑防不勝防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婚姻,既是兩顆心靈的結合,也難逃世俗的牽絆,比如物質、財富、法律責任。
一直以來,“24條”是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讓純潔的婚姻蒙上了一層灰塵。此次最高法新發條對“24條”有所松綁,但它并非萬能。防人之心不可無,萬千婚姻中的人不可掉以輕心。即使在新解釋下,以下雷坑防不勝防:
1、很多人對伴侶情深義重,對其言聽計從。在還沒考慮清楚情況下,在共同借款單上簽字,事后悔之晚矣。更有甚者,有人是在對方蠱惑下,在空白條款下簽字,最后百口莫辯。
2、伴侶一方舉債,但將其一部分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另外一方毫不知情,享受了這部分金錢帶來的好處。從而成為債務共同承擔者。這也是最大的雷坑,因為鮮少有夫妻丁是丁卯是卯,你不用我一毛我不花你一分,難于上青天。大的不說,買個零食和水果這種事怎么分?
3、恩愛時你儂我儂,情斷時你死我活。撕逼、惡意“坑配偶”的事還少嗎?“我借的債,你也花了,所以你也有份。”離婚大戰時,對方給你下個坑,也不是沒有可能。據說竟然有這樣的案例:有老婆欠債,說自己打扮花錢為了老公開心,是屬于用于夫妻日常生活。遇到這種家務事,清官都難斷。
婚姻的圍城里,處處是雷,防不勝防。
未雨綢繆 今天的麻煩是為了明天的無憂
在遍地是雷的情況下,是否有一種可行之策,讓婚姻中的個體完全遠離“債務共擔”噩夢呢?是否有隔離保全財產的金融工具呢?
家族信托就是這樣一種金融工具。設立家族信托,家族信托的隔離機制使任何家族成員個人的能力、債務、離婚、意外等均不會導致家族財富受損。將資產注入家族信托,是最好的財產隔離之道。對于投資者來說,家族信托設立宜早不宜遲。
家族信托的優點在于:資產隔離、免受凍結、合理避稅,收益可觀。因此,美國諸多名門望族,都設有家族信托。
除了洛克菲勒家族,美國的許多大家族都設立了自己的家族信托,比如肯尼迪家族、比爾·蓋茨家族、班克羅夫特家族、默多克家族。“蘋果之父”喬布斯去世之前,將名下至少三座房產置于信托機構名下。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選總統之后,也宣布將自己的產業交給家族信托打理,由兩個兒子監督。
在中國,香港地區在家族信托上廣開先河。香港長期受西方文化浸潤,家族信托文化較早深入人心。在香港的200多家上市家族公司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企業通過家族信托的方式控股,除了李嘉誠,還有邵逸夫、李兆基、郭德勝、劉鑾雄、楊受成等家族,都設立了家族信托。獲取更多信托行情及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