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英大信托增資項目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項目公告顯示,此次英大信托增資擬引入戰略投資者一名,投資人須以現金出資,擬募集資金總額不低于22.92億元,新增股東的持股比例不超過增資后注冊資本的25%。
就注冊資本水平而言,目前英大信托注冊資本為30.22億元,在全行業68家信托公司中排前30名。如此次增資順利完成,英大信托注冊資本將升至40億元以上,邁入信托業上游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英大信托專門透露此次增資后的資金用途:除擴張信托業務及固有業務外,還將在監管政策出臺后,出資設立信托專業子公司,開展投貸聯動業務,推動公司業務轉型。
注冊資本或增至40億元以上
9月1日,英大信托增資項目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項目公告顯示,此次英大信托增資擬引入戰略投資者一名,投資人須以現金出資,擬募集資金總額不低于22.92億元,新增股東的持股比例不超過增資后注冊資本的25%,超出注冊資本的溢價部分將計入公司資本公積。
事實上,此次英大信托招募戰略投資者的動向于去年已顯現端倪。早在2016年6月份,英大信托就以通訊方式召開臨時股東會,就《關于引入戰略投資者資產評估工作安排的議案》進行討論。
英大信托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31日,公司資產總計58.54億元,所有者權益58.27億元。2017年1-7月營業收入5.24億元,凈利潤3.41億元。英大信托在銀行間市場披露的上半年財務數據則顯示,2017年1-6月營業收入4.34億元,凈利潤3.2億元,各項財務數據在信托行業中排名中游水平。另外,英大信托2016年年報顯示,其2016年營業收入為10.51億元,凈利潤為8.39元;管理信托資產規模為2219億元,同比降低3.88%。
而就注冊資本水平而言,目前英大信托注冊資本為30.22億元,在全行業68家信托公司中排前30名。按照項目公告要求,此次新增股東的持股比例不超過增資后注冊資本的25%,則此次增資完成后,英大信托注冊資本或將升至40億元以上,邁入信托業上游水平。
多項要求或為“量體裁衣”
而在對投資方的要求方面,英大信托提出的要求頗令人玩味。一方面,英大信托要求,意向投資方或其控股股東應具有電力、電網、新能源領域運營資源,并具有清潔能源、電力、電網等行業的投資管理及實際運營經驗,對投資方的行業范圍予以限定;另一方面,英大信托還表示,此次增資“不接受金融機構及類金融服務機構的投資申請,不接受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掛牌公司的投資申請”,將多家實力雄厚的金控平臺及上市公司屏蔽在外。
而從更為直觀的數字方面,此次英大信托擬引入的戰略投資者還應符合下列硬性條件:境內注冊并持續經營10年以上的企業法人、實繳注冊資本不得低于300億元、凈資產不得低于1000億元等。
對于這一系列接近嚴苛的要求,業內人士猜測,或許此次英大信托增資條件屬于“量體裁衣”。僅就“注冊資本300億元”和“持續經營10年”兩項條件,就將多家潛在投資者篩出候選人的名單。即使是國內五大發電集團,也僅有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一家公司符合條件,其余公司注冊資本均不足300億元(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登記信息為準)。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對中國企業庫中的非上市企業進行檢索,除英大信托的最終控制方國家電網公司外,尚有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等多家公司符合行業范圍、注冊資本300億元、成立10年以上等條件。但由于非上市公司年報情況不一,其凈資產數據披露情況也不完全。此次英大信托期待的究竟是哪位“行業大佬”,目前尚不可知。
目前來看,英大信托僅有6名股東,且股權集中度較高。其中,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84.55%,系英大信托第一大股東。除國網英大外,持股占比較高的股東分別為: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持股5.21%,濟南市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4.38%,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持股3.84%。國網英大系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持股和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的最終實際控制人亦為國家電網公司,也就是說,英大信托九成以上的股權都控制在國家電網公司手中。
基于此,業內也有人士認為,英大信托此次設立多個條件招募戰略投資者,未必是由于已經選定交易方,而是出于對公司乃至集團長期發展的要求和對其他公司股東的負責。“25%的股權并非小數字,如此‘高標準、嚴要求’,與其是說英大信托引入新股東,不如說更像是國家電網在尋找夠資格的合作伙伴。”某信托業內人士點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