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
上證綜指收盤3243.69點,跌0.21%;深成指收盤10353.21點,跌0.49%;創業板指數漲0.10%,中小板指數跌0.62%。盤面上看,概念板塊中稀土永磁、基本金屬、網紅直播、手游概念等表現較好。兩市有1120只個股上漲。行業板塊多數收跌,其中,保險、安防設備、文化傳媒、材料行業等板塊表現較好,貴金屬、高速公路、券商信托等表現較弱。
資金流向:
滬市主力資金凈流出52.4億,深市主力資金凈流出54.0億。61個行業板塊方面,文化傳媒、旅游酒店等為凈流入,且流入金額均在0.18億以上,其中文化傳媒凈流入0.67億。主力資金凈流出居前的是:化工行業、房地產、券商信托、機械行業等,流出凈額均在6.21億以上,其中化工行業流出9.24億。
消息面觀察
1、IMF:全球經濟穩步復蘇 美英增長預期下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4日發布的報告稱,隨著中國、歐洲和日本等地區的經濟增長持續改善,全球經濟目前正穩步復蘇。但IMF同時調低了對美國和英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
2、證監會下半年發力:提高直接融資比例 加快發行制度改革。
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再次提出,要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平。
3、浙江省謀劃環杭州灣大灣區 上海表態將積極響應建設。
繼粵港澳大灣區之后,中國又一大灣區正在醞釀。環杭州灣大灣區一直以來只是浙江省單方面的規劃,最近上海方面明確表示,將積極響應浙江省提出的環杭州灣大灣區建設。環杭州灣的區位優勢較為突出,處于沿海開放帶、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與“一帶一路”等多重國家戰略的交匯點。
4、上海首批只租不售地塊11.5億成交 樓面單價不足6000元。
隨著“租”這個字越來越得到重視,“只租不售”的土地模式也將更多的出現。7月24日,上海首批公開出讓的兩幅租賃住房用地正式成交。
市場研判
滬指今日停下了反彈的步伐,小幅收跌0.21%結束一天交易,收報3243.69點,日K線止步于五連陽,但盤中依然是刷新了4月14日以來的逾三個月新高。市場成交量出現萎縮,行業板塊多數收跌。盤面上,保險、安防設備、文化傳媒、材料行業等板塊表現較好,貴金屬、高速公路、券商信托等表現較弱。兩市共計成交4342億,較前一交易日縮小11.89%。
周二大盤震蕩回落,近期漲幅較大的周期股、中報預增股均出現獲利回吐,我們認為這屬于正常技術調整。但由于這類股漲幅并不大,且業績改善是有目共睹的。因而我們預計該類個股回調的幅度不會很大。一旦調整到位,行情仍將向縱深發展。一方面隨著滬指連續的上漲,市場承接力度明顯不夠,雖然目前滬指多頭的走勢并沒有破壞,但滬指日線KDJ指標已經有走平的趨勢,個股分化進一步加劇,這些都顯示市場情緒短期偏謹慎,尤其大盤在上攻過程中成交量逐漸萎縮,場內資金追高十分警惕。另一方面前期表現搶眼的周期類煤炭、有色等行業指數,都放量創出新高,但較大的乖離率對指數形成掣肘,滬指在3250點上方阻力較大,這里是前期成交密集區,套牢盤較多,因此指數大概率做箱體震蕩。
展望后市,滬指3250點上方壓力較大,短線技術性調整可能性大增,但預計回調空間有限,震蕩攀升仍是主基調。鑒于目前兩市進入半年報業績期,應重視業績變化對個股的影響。強監管和重業績而形成的風格分化可能進一步延續,小盤股仍面臨一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