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證券時報主辦的“2017中國信托業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十屆中國優秀信托公司頒獎典禮”日前在北京成功舉行。證券時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溫子健在會上致辭。
溫子健對中國信托業的發展表示樂觀。“面對金融業嚴格的監管和規范措施,信托公司不僅有足夠的能力開拓新市場、培育有行業特色及競爭力的新業務,也有足夠的能力夯實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提高風險防控的多重屏障,落實抵御金融風險的制度措施。”他說,“信托業的品牌公信力、靈活配置能力,以及長遠戰略眼光,就是資產管理市場最強大的競爭力。”
“中國信托業發展高峰論壇”是證券時報主辦的信托業盛會,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屆。過去10年,中國優秀信托公司評選活動影響力不斷壯大,本次高峰論壇亦是10年來參與公司最多、參會人員規格最高的一屆。
溫子健表示,信托行業在過去的一年積極轉型,穩步前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達21.9萬億元,增長32%;每家信托公司管理的平均資產規模為3230億元。同時,信托行業盈利能力也平穩增長。去年信托業實現利潤771億元,增長2.8%;今年利潤大幅攀升,一季度信托業實現利潤155億元,增長11%。
溫子健同時點出信托業當前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在資管新政出臺后,銀監會強化了去通道、去杠桿的政策,信托行業的通道業務萎縮,雖然目前通道業務的資產規模仍占50%左右,但信托公司亟待培育有行業特色及競爭力的新業務。第二,經濟轉型的壓力使信托業承受更大的市場風險。今年一季度信托風險項目561個,環比增加16個;涉及資金規模1227億元,同比增長10.52%。
盡管如此,溫子健仍對信托機構的競爭力給予高度評價。“信托機構在中國具有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尤其是我們的市場有遼闊的縱深和多維度空間,機構和大眾的資產配置極為多元和個性化,信托業的品牌公信力、靈活配置能力,以及長遠戰略眼光,就是資產管理市場最強大的競爭力。”溫子健說。
溫子健表示,作為中國銀監會指定的信托信息披露媒體,證券時報一直關注并致力于推動中國信托業的發展,是國內最早推出“信托專版”的財經媒體;證券時報旗下的新媒體平臺“信托百佬匯”已成長為業內第一大微信公眾號;每年舉辦的“中國信托業發展高峰論壇”也已成為行業探索轉型發展、金融機構間業務對接和交流的最佳平臺。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