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5年年報披露的68家信托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673.21億元,2016年這一數字變為2038.16億元,一年間的增資額合計達到364.95億元。68家信托公司注冊資本的平均值,也由2015年的24.61億元,增加至2016年的29.97億元。
中建投信托研究創新部研究員郭慧子認為,資本金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更有能力和意愿增資,通過資本擴張為進一步拓展業務和轉型提供充足空間?,F實情況正體現了這一點。據報道,在2016年公告增資計劃的27家信托公司中,15家公司的原資本金規模已大于20億元,8家公司的原規模大于30億元。
不過,信托公司增資熱潮在增厚固有業務規模的同時,或將加大行業分化。有業內人士提醒,固有業務規模的增長主要依靠自身凈利潤的積累和股東注資,因而股東增資將進一步增厚固有規模。
如此一來,股東背景也對信托公司資金實力造成較大影響。例如,市級政府控股和地方國企控股的信托公司在注冊資本和凈資本方面相對較弱;而金融機構控股的13家公司在各項經營指標中均表現優異,說明金融機構股東對信托公司產生了較強的協同效應。
在去年的信托行業中,增資已經成為了一種熱潮,吸引了新時代信托在內的大批量信托公司參與其中。從目前新時代信托等行業機構公布的數據來說,大家增資的幅度各有不同,也給行業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基礎。
68家信托公司近期陸續公布了2016年年報。經濟導報記者通過查看注冊資本發現,信托行業增資潮仍在延續,21家公司去年注冊資本增資額達到了364.95億元。與此同時,增資對于信托公司經營業績的提升作用也已經顯現。
與2015年注冊資本相比,有21家信托公司在2016年出現了增資情況,其中增資額最大的為新時代信托,注冊資本由12億元增加至60億元,增資額高達48億元。民生信托緊隨其后,注冊資本由30億元增加至70億元,增資額為40億元。而華信信托和華潤信托2016年也都實現了增資,注冊資本分別增加33億元和33.7億元,達到了66億元和60億元。上述4家公司的注冊資本,也由此進入行業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