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綠城中國(03900.HK)為解決現金流問題,去年12月至今已出售5個項目,獲得資金13.35億元,其中包括上海外灘地王10%股權和4家項目公司股份。
在上述基金經理看來,綠城中國出售項目的行為,已經完全印證了房地產信托風險漸行漸近的趨勢:“我們公司已經將涉及房地產信托的中小地產股,以及信托股全部剔除出股票池。”
國泰君安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萬科A(000002.SZ)等30家地產上市公司紛紛加入信托融資行列中,目前共發行有118個項目、金額達630億元。從發行規模看,發行規模最大的萬科A達到90億元。其中,今年到期規模較大的有中華企業(600675,股吧)(600675.SH)44億元、萬科A43億元、金地集團(600383,股吧)(600383.SH)24億元。
從信托占有息負債比例的角度看,陽光城(000671.SH)、中華企業的比例分別達到177%和89%,而信托占現金的比例分別為1111%和437%。
陽光城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公司地產銷售盡管有壓力,但是進展還不錯,“完全有能力兌付到期的信托計劃。”
不過,截至今年2月4日,陽光城控股股東福建陽光集團持有的公司股份為13098.0758萬股,累計已質押的股份數為12810.4349萬股,質押比達到86%以上,質押原因為融資。
上述基金經理告訴記者,除去一線地產龍頭可以持有以外,類似中小地產商都要規避,“陽光城的信托占現金比那么高,我不知道到時候他依靠什么兌付信托計劃。”
除去地產股以外,陜國投A(000563.SZ)、安信信托(600816,股吧)(600816.SH)、經緯紡機(000666,股吧)(000666.SZ)和愛建股份(600643,股吧)(600643.SH)等信托概念股也成為機構回避的板塊。
國信證券研究員邵子欽認為,如果地產公司能夠以出售資產的方式補充現金流,信托項目可以及時還本付息,這將是最理想的狀況。反之,流動性風險將逐步轉化為壞賬風險。
出于對房地產信托風險的擔憂和盈利下降的悲觀預期,邵子欽給予信托整個行業“回避”的評級,這和上述基金經理的策略不謀而合。
“從投資領域上來看,房地產信托業務在信托公司總業務中占據半壁江山,房地產信托規模的下降也將直接影響信托公司的業務收入。”上述基金經理預計15%左右的信托項目可能在今年出現違約風險,“一旦需要信托公司自有資金介入或通過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信托公司承擔的風險將會逐步放大。”
山雨欲來風滿樓。
兌付風險日益加大的房地產信托,猶如懸在資本市場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記者發現,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機構投資者不僅紛紛調低了部分涉及房地產信托的上市公司評級,同時也開始逐步減持此類股票。
國泰君安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房地產信托2012年總到期規模達到1758億元,整年兌付規模較大,一季度為366億元,二季度為368億元,三季度為716億元,四季度為309億元。其中7月為今年年度高峰,將會達到504億元。
“對于今年上半年將到期的房地產信托,我們必須時刻重點關注。”上海一位基金經理2月8日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將會是房地產企業流動性最緊張的時候,“我們預計部分中小開發商資金鏈將斷裂,房地產信托的兌付存在嚴重壓力,減持部分中小地產股已是勢在必行的策略。”
風險集聚
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開發商的現金流壓力越來越大。而房地產信托業務趁勢發展,發行規模快速上升。
中國信托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房地產信托資產余額一直呈快速上升態勢。截止到2011年三季度末,房地產信托業務余額達到了6798億元,比2010年底增長了57.2%,而同期信托總資產增速為34.8%。同時房地產信托業務在全部信托資產中的占比也高達17.24%。
這種爆發式的增長背后,也意味著近7000億元的房地產信托還款期將集中在今后兩年。因為房地產信托產品多在1.5年期到3年期之間,尤其是2年期的產品居多,平均期限1.9年,多數產品在2012年到期。因此,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產信托產品進入密集兌付期,且兌付壓力會持續到2013年之后。
中金公司的統計數據更為驚人。
中金公司研究員白宏煒預計今年到期信托規模2234億,總還款額約2500億,2013年預計到期信托規模2816億,總還款額約3100億。由于項目銷售的放緩,信托到期還款風險較大。
用益信托地產研究員徐穎風告訴記者,房地產信托的快速發展使得流動性風險激增:“這也促使監管部門屢次提示房地產信托風險,去年8月份以后房地產信托發行速度趨緩也側面印證了監管層的調控。”
在監管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房地產信托的發行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呈現逐月下降趨勢。
用益信托工作室的數據顯示,2011年房地產信托成立規模為2670.74億元,占全部信托資產38%。但2011年12月份房地產信托的成立規模、成立數量占總規模比已經分別下降至16%、12%。
“由于地產商和信托公司都不希望信托違約出現,所以大部分到期項目會以開發商降價促銷、"借舊還新"或者項目轉讓等方式來應對。”徐穎風認為,房地產信托今年進入還款高峰期,加上銀行理財和銀行貸款同時也將進入還款高峰期,一些中小型地產開發商資金鏈將有斷裂的可能。
機構規避“房托股”